科技與人文:手機給生活帶來的影響
隨著科技的進步,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于是很多朋友都機不離手,老友相聚,自顧自玩手機;闔家團圓,個個是“低頭黨”;不管等車、吃飯,每5分鐘掏出手機,刷一次微博,查一次微信;手機伴枕,才能入睡,一覺初醒,先看手機;就連聚餐上道菜,也讓手機先“吃”……
據說,這都是患上了“手機依賴癥”。又據說,這種病癥,發作起來很可怕:小處而言,親情友情因之淡漠,大處來講,社會信任因之喪失。
“媒介依存癥”是一種現代社會病理現象,得到廣泛認同。但是,我們也要警惕,不能走向反面,不必妖魔化新技術。否則,我們就走不出“看報紙長大的一代,批評看電視長大的一代,看電視長大的一代,又批評看互聯網長大的一代”的怪圈。
妖魔化新技術,容易把復雜的社會問題,簡單地歸咎于新技術,漠視、隱瞞真實的、深層次的原因。
比如,有打工族抱怨,自從有了微信,就完全沒有了自己的時間——老板發號施令更加無所顧忌,被迫無時無刻拿著手機刷刷刷。這完全不是手機、微信的錯,錯在老板不懂勞動法,不懂“工作生活平衡”的人力資源管理常識。
另一種擔憂——使用微信而非打電話、面談,導致人情冷淡,也未嘗不是杞人憂天。成年人會自行判斷、選擇一種最高效的交流方式,心智成熟者懂得“哀而不傷、樂而不淫”的道理,適可而止,有益健康。
移動互聯網時代,有人感嘆人情冷漠、人心不古。可是,長者撲地無人問的悲涼,是因為手機和科技嗎?一方有難萬方支援的網絡慈善傳奇,恰恰是因為科技凝結了人心。即使家庭內部,微信朋友圈、微博,讓天各一方的父母兒女,也有機會認識到對方更精彩的一面。移動互聯網,可以使人“對面不相識”,也能讓人“天涯若咫尺”。
不可否認,某些時候,現代科技有過分膨脹的趨勢,甚至威脅人類生存。但是,“真正的問題,不在科技是否會奴役人類,而在人類能否主宰自己的命運”。
科技與人文絕非必然沖突,完全可以互為配合。把科技看作人文對立面,是誤解了人文,也誤解了科技。人文真正的對立面是野蠻,是對人的尊嚴與文化的殘害。科技與人文都是人類智慧的產物,兩者是可以,也是應該整合的。妖魔化新技術,是“人文咳嗽、技術吃藥”,板子錯打,后患無窮。
人類社會自己得了病,可別賴在智能手機上。
-
調理腎虛的方法主要有哪些腎虛的癥狀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危害,也是會嚴重的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困擾的,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正確來調理腎虛,
-
補腎喝什么湯效果最好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補腎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效果,保證我們的生命更加的健康,那么我們
-
養腎的水果主要有哪些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做才能夠得享神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保護的,那么養腎的水果到底有哪些呢?是不是也
-
吃什么菜補腎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飲食才能夠達到補腎的效果,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危害了,那么你知道么?有很多
-
教大家如何補腎養腎?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達到一些補腎養腎的功效,包括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那么補腎養腎是不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