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在全世界范圍都是是高發惡性腫瘤,全球每年死于癌癥的患者高達700萬,其中死于胃癌的患者占了70萬例。在我國更胃癌更是如此。據統計每2~3分鐘就有1名中國人死于胃癌,是中國的第二大常見腫瘤。胃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易導致胃癌呢?我們生活中對胃癌的認識有哪些誤區呢?
胃癌的發病機制十分復雜,以下是誘發胃癌的五種常見因素:
1、不合理的飲食
長期食用霉變糧食,霉制食品,咸菜,煙薰及腌制魚肉,過多攝入食鹽,可增加胃癌的危險。這些食物中含有高濃度的硝酸鹽,易被機體吸收,在胃內被細菌的還原酶轉變成亞硝酸鹽,再與胺結合成致癌的亞硝酸胺。飲食引發胃癌也是最容易避免的一個因素。
2、幽門螺桿菌感染
其分泌的毒素可使胃粘膜病變,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自身健康,避免感染可誘發胃癌的因素。
3、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是胃癌的病因之一。流行病學調查,胃癌發病具有家族聚集傾向,這類人群要特別注意做好胃癌的預防工作。
4、胃部其他疾病與胃癌發生的關系
醫學研究表明,有些疾病和胃癌的發生有關,如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潰瘍、殘胃、胃息肉等。
5、環境因素
胃癌多發于高原氣候溫帶,如處于旱區和半旱區黃河上游,河西走廊。在暖熱帶和亞熱帶、熱帶、濕潤半濕潤地區很少有胃癌的發生,如長江下游和閩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