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求辨證論治,養腎補腎需要辨明陰陽虛實才可以對癥投藥,否則,本來陽氣充足你又大補陽氣,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 那么如何區分呢?
腎陰虛
腎陰虛是指腎陰不足,虛火內擾所表現的證候。
臨床表現:頭暈耳鳴,失眠多夢,健忘,腰膝酸軟,性欲亢奮,遺精,女子經少或閉經,或崩漏,形體消瘦,咽干口燥,潮熱,五心煩熱,盜汗,顴紅,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腎陽虛
腎陽虛是指腎陽虧虛,功能衰退所表現的證候。
臨床表現:腰膝酸軟而痛,或陽痿,精冷,婦女宮寒不孕,性欲減退;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瀉;或浮腫(腰以下腫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則腹部脹痛,心悸喘咳;面色晄白或黧黑,畏寒肢冷,尤以下肢為甚,頭暈目眩,精神萎靡,小便清長或夜尿多,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或弱。
腎陰虛與腎陽虛的區別要點:
腎陽虛多有寒的表現:如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小便清長,舌淡胖苔白,脈沉遲無力
腎陰虛多有虛熱的表現:口燥咽干,潮熱,顴紅,五心煩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總之,區別陽虛陰虛最關鍵的是區分寒熱,陽虛則表現為寒,陰虛則表現為熱。
因此要用傳統醫學的辨證方法去保健補腎,讓月經不調、不孕不育、內分泌紊亂遠離身體,做一個“腎氣凌人”的俏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