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湯泡飯不適合長期吃,偶爾吃一次則要做到細嚼慢咽,從而減輕胃腸負擔。另外,最好能把吃湯泡飯的習慣改成飯前喝湯或喝稀飯。飯前少量喝湯,不但能濕潤口腔和食道,還能刺激口腔和胃產生唾液和胃液,有助于消化。稀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水煮后,飯粒變軟,淀粉分解成易被胃腸吸收的糊精,不會影響消化。對于喜歡吃辣的人,可在吃辣前喝杯牛奶,保護胃黏膜。對于胃腸不好或是身體燥熱的人而言,如果實在拒絕不了辛辣食物的誘惑,可選擇一些微辣的食品。
5、空腹吃酸性水果容易胃脹
人在空腹時,胃酸的濃度較高,這時候如果再進食大量酸性水果,會使胃酸和水果中的成分結合,形成難以溶解的沉淀物。一旦沉淀物結成大塊,就會使胃內壓力升高,引起脹痛,產生胃脹、泛酸等一系列不適的反應和消化道疾病。比如柿子含有柿膠酚、果膠、鞣酸和鞣紅素等物質,在空腹時吃,易引起“胃柿結石癥”。山楂味酸,能行氣消食,但空腹吃太多,肚子反而更餓,并會加重胃病。
專家支招: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酸過多的病人,不宜食山楂、檸檬、楊梅、李子等酸性較高的水果,以免增加胃酸分泌,刺激胃黏膜,影響潰瘍愈合。
小編提醒:要想遠離胃癌,就要改掉以上傷胃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