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與腳密切關聯。人有腳,就好像樹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中醫上稱“腳是*第二個心臟”,呵護好雙腳也能有益健康,所以足療養生才越來越受關注。那么關于足療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介紹幾個足療必學的穴位吧。
照海穴:緩解咽喉干燥
照海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地方,“照海”顧名思義,指腎經的經水在此大量蒸發,具有吸熱的作用。按摩此穴位能緩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癥狀。
內庭穴:祛胃火
在第二趾與第三趾的分叉處,對手腳發冷,體虛多汗,臉部神經比如牙疼有顯著緩解效果。內庭穴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祛胃火,可以說是胃火的克星。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內庭穴。按摩內庭穴祛熱、祛胃火效果非常好。平時也可多用指端按壓此穴,按壓時,以一側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壓,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每天堅持按摩。
太溪穴:補養腎臟
太溪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太溪穴是腎經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頭,生命的原動力。每天只要堅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夠調動起生命的原動力,氣血才會上達于面,下行于足。揉按太溪穴最佳時間是在每晚上9點,一次按30下。在按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勢。用手指按揉,按揉時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覺,每天堅持按太溪穴能夠防治因冬季氣候所引起的常見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