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是被人從樓里扔了出來,甚至沒時間收拾個人物品,還是把過去幾個月的“園藝假”都拿來閱讀未曾讀過的小說,遲早你總是要朝前走的。舊的工作已成為過去,人生新旅程從此開始。隨著裁員之風愈刮愈猛,告別派對排滿日程表,對許多人來說,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迎面而來:今后你要做什么?
不要急于回答這個問題。只要你能承受得起,這就可能是考慮新發(fā)展方向和更換職業(yè)的一個好時機。
“通常我不會建議人們接受第一份工作邀請,”人力資源顧問公司Penna的職業(yè)轉(zhuǎn)型業(yè)務負責人貝弗利?懷特(Beverley White)說。“一些人離開以前的工作時,會獲得豐厚的遣散費,不會立即陷入財務恐慌。對許多人來說,這是他們大學畢業(yè)后第一次有機會去做些不同的事。”
但是如果你甚至從沒想過尋找另一份工作,過了那么多年后,如今勞動力市場有點令人生畏,那該怎么辦?對此,懷特給出了一些鼓勵意見。
“人們并不總是知道自己擁有哪些寶貴的可轉(zhuǎn)換技能,或者不知道自己的關系網(wǎng)有多大,”她說。“沒必要重復你以前做過的事。考慮一下其他選擇。”
塔蒂亞娜?賈格爾(Tatiana Jadgal)就是這么做的。41歲的她曾是瑞銀(UBS)固定收益部市場營銷負責人,去年10月離開了這家瑞士銀行。這是一次文明的離職,她說。市場狀況糟糕透頂,裁員顯然勢在必行。“每個人都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她說。“這不是個人的原因。裁員并不是對你的指責。”
經(jīng)過與Penna一名顧問的討論,賈格爾今年1月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品牌和營銷公司。“我成了自己的第一個客戶,”她笑道。“目前就業(yè)領域沒有什么變化。至少,如果你在經(jīng)營自己的公司,你做任何事都無需征求任何人的許可。”
新公司名字叫做“明日品牌”(Tomorrow Brand),雖然開局進展緩慢,迄今只有幾個客戶,但賈格爾很樂觀:“現(xiàn)在唯一的方向就是好起來,對不對?”樂觀思維似乎是她的典型特征之一。“我曾在美林(Merrill Lynch)、貝爾斯登(Bear Stearns)和瑞銀工作過,”她說,“但我必須指出,它們的問題與我無關。”
IT專業(yè)人士黎安?巴博(Leann Barber)闊別六年后重新回到倫敦金融城。上一次被裁員后,她匆忙找了一份新工作,進入巴克萊銀行(Barclays)——當時該行正努力整合收購而來的Woolwich公司。“當時我對工作邀請沒有多想,也沒有花多大力氣去找工作。我只是需要回到工作狀態(tài)。工作與身份有很大關系,重新工作可以顯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