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越多、壓力越重,下班回到家后什么都不想做,動也不愿動,相信不少職場中人都有這樣的感受。雖然職場人士都很想換一種“輕裝上陣”的態度去對待生活,但在工作的“重壓力”下,不少人忙于挑戰自己設定的目標,整天如負重擔,即使在下班后的生活中也不敢懈怠。
實際上,現代人的生活中往往充斥著過多的負擔與累贅,而“輕生活”講究的是一種“丟掉”的觀念,也就是把一切簡化到最簡單的境界,它倡導的是一種生活態度,即以輕松、愉快、無負擔的心態生活。它主張在工作中以“隆重”的態度去對待,事事求精,以做到為好;而下班后回到生活,則應凡事以簡單為原則。這種理念逐漸成為現代白領對待工作和生活的原則和態度。
因為繁重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不少職場中人每天感覺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在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同樣的困惑如此沉重的“負擔”,究竟是工作給予的,還是生活給予的?有研究顯示,我們的“負擔”是工作、生活、社會文化等因素多重作用的結果,然而在同樣的壓力情境之下,不同的人對于壓力的感受是不同的。
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壓力與績效之間存在一個倒U形的曲線關系,即壓力過高或過低,都會對人的工作績效產生消極的影響,只有適度水平的壓力,才能鼓勵人們去爭取最佳績效。
因此,“重壓力”應該保持在一個適度的水平,或是經過個體心態的調整,能夠使之維持在一個相對適度的水平。
為了減輕身上不必要的負擔,讓“生活節奏慢下來,生活心態靜下來,生活壓力放下來”顯得非常必要。
生活不能承受之“重”
受訪者:Amy,27歲,業務員
她年紀很輕,卻時常感覺生活很“累”。由于事業處于剛起步階段,Amy每天需要比別人多付出幾倍的努力。
“可能由于我是一個特別執著的人,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不允許自己隨便應付。”出身在教育家庭的Amy告訴記者,她從小就受到父母的嚴格教育,任何事情都必須完成得“一絲不茍”。
在工作上,她進步很快,別人都通過“應酬”和“寒暄”來取得客戶的信任,她利用的卻是扎扎實實的業務水平,“跑”回來的也是實實在在的訂單。然而在工作之外,Amy也是個“偏執狂”,常常被朋友們埋怨“凡事小心翼翼”、“不夠放松”,“我總是忍不住將對待工作的態度帶到生活中來”,她說,“這讓我感覺心很重,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