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論起小資女人來,我認為張愛玲算是最早最出名的了。
什么是小資女人?簡言賅之,過著一種衣食無憂及時享樂生活的女人。
原本人們把女人分為兩種,一種叫小家碧玉,一種叫大家閨秀,或可以說成是名門閨秀。現在又多了一種小資女人,社會開始變得聒噪,繽紛起來。
中國本沒有小資女人,是西化的產物。女人冠有“小資”兩字,頗有些玩味。不容置辯,女人是愛慕虛榮的,包括小家碧玉,只是她們沒有生長的土壤而已。過著一種安貧樂道,相夫教子的日子,那倒也罷了。大家閨秀,她常常會給人一種典雅、高貴、端莊的印象,她們不經常拋頭路面,她們后面有強大的財力、權力、地位的支撐,因而也是一種不驕不躁,平淡如水。小資女人,夾雜其中,卻另有一番滑稽的表象。
小資女人還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獨立自主型,另一種是傍附男人型的,男人,可以是丈夫,亦可是情人。小資女人有個基本特征——懂得享受,熱中跟隨潮流,追求時尚。因此購車、整形美容、健身、出國旅游等熱點消費總是少不了她們的蹤影。獨立型的小資女人,她可以是白領,也可以是SOHO,總之,她們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贏得一份頗為滿意的薪水。傍附型的小資女人,傍附自己男人的就成了“全職太太”,傍附情人的卻成了“金絲鳥”。獨立型的,在某種意義上,會讓人肅穆起敬,刮目相看,她們是女權主義的領跑者。其實獨立型的小資女人,她們也是被迫無奈于“獨立自主”,她們都是因為愛情的小舟有所擱淺。她們或是高不成低不就的“老處女”,或是經歷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最后卻被男人一腳踢開,也可能是原來的“全職太太”和“金絲鳥”陣營里分化出來的。她們只是想用浮華的物質生活,來掩飾心底莫名的無奈,向眾人阿Q式的炫耀“沒有男人日子一樣瀟灑”。傍附型中的“全職太太”和“金絲鳥”,逍遙的是男人的金錢,她們是仰男人鼻息,看男人臉色的,因此她們的命運更如風中之燭,有幾個有錢男人不花心,不喜新厭舊。“金絲鳥”或者會哂然一笑,“此處不留娘,自有留娘處”,而“全職太太”卻不會有那樣的灑脫了,她們雖然可能還沒到那種年老色衰的地步,但畢竟是生過崽子的“二手女人”了,現在無依無靠,將來何去何從。
由此看來,小資女人應該隱含有了一種悲劇的色彩。從這里就不難看出,張愛玲為什么能夠成為小資的“最愛”?張的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幾乎都是悲劇人物。張的一生,就是悲劇的一生,她一生結婚兩次,前一次胡蘭成,后一次賴雅,均為不幸。從出生的舊家,戀愛與婚姻,直到孤寂的離開她所愛的上海,以至離開這個人世。她們喜歡的三毛,三毛的愛情,一生都在一種尋找的路上,可那幸運之神最終還是沒有青睞于她,三毛的死,更是一場人生的悲劇。她們喜歡的王家衛電影,他的電影幾乎又是清一色的悲劇……
人們常感嘆,女人的錢最好賺。這里的女人,基本就是指的小資女人。小資女人賺錢賺得輕松或傍附來得容易,因此她們花錢也很輕松和容易。商人們終于瞄上了這一群體,廣告漫天飛,促銷漫天飛,打折漫天飛。她們疲于奔命地去追趕,好象只有這樣才能減輕她們心底的落寞、惆悵和孤單。她們有時也很可笑,她們一方面疾言厲色宣稱拒絕男人,一方面又不惜代價地裝扮自己美化自己,去吸引男人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