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想擁有幸福,但是實際上獲得幸福的人卻不多,沒有獲得幸福的人總會埋怨是命運的錯誤,但實際上我們反問過自己嗎?自己的不幸福是真的是上天造成的嗎?還是一切都因為我們自己呢?
你有空嗎?我想去看你。電話那頭傳來好久沒有聽見的聲音。
我們曾是合作伙伴。有四年的時間,我們一起合作一個每天都有的節目。相處時間很頻繁也很長。
世界上沒有長生不死的節目。因為某些和收視率無關的因素,一個叫好也叫座的節目收攤了。在傳播界,節目收攤和天空忽然下大雨一樣,也許不在氣象預報之內,卻沒什么好訝異的。
我們之間沒什么不好,也沒什么特別好。為了節目的作法,曾有一、兩年的時間,因為我們的個性都很堅持,在溝通上曾有一些波折,因為看法迥異,往往各執一詞,不過,到頭來還是言歸于好。因為她知道,我沒有惡意,我也知道,她只是認真。
好啊。我說。并沒有問為什么。錄影之間確有空檔,見見老朋友并不麻煩。
她帶了點心來,一臉微笑的說明來意:‘這是我贖罪之旅的第一站。
贖罪之旅?
有什么罪好贖的呢?她并沒有得罪我。雖然聯絡不多,但我們還是朋友。
她娓娓道來:
不久前,她因為事業上發生一些問題,開始尋找答案,像一只迷宮老鼠,不斷的尋找出路,有人介紹她見一位八十多歲的算命老師。
與其說是算命,不如說是一種中國式的心理輔導吧。她說,她一直是一以貫之的,行得正坐得直,為什么以前認真做事,處處順利,現在還是認真做事,卻處處事與愿違。
老師沒有直接回答。只說,啊,你知道,個性和品性,是兩回事。
你自覺得工作品性好,但你的工作個性未必好。遇到愿意了解你、配合你的人,就會逢兇化吉;但若人家和你磁場不合,你就很難施展了。
一句話像一聲悶雷一樣打進她的心里。
她開始反省自己。
所以,你是我贖罪的第一站。經過了這一年的逆境思考,我才認清,過去我是多么的幸福。直來直往的個性,應該得罪過你。還好最后都講和了。過去為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我和你溝通的方式有些不客氣,請原諒。’
她說得我也臉紅起來。
其實,我的個性和她類似。自恃直來直往,理直時便氣壯,得罪了人,往往不自知。
這些年來,發生了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我的反應常常是‘只要我認為我沒有錯,就勇往直前的對抗’,但是,有些事情,從理來論我沒有錯,卻忘了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得了理,一時之間,忽然變成一個超級悍將,忘了寬容、溫柔與仁慈。
就算已經盡量克制,可能傷人而不自知。
我常認為:我是對的,但那只是我認為。也有許多事情,到了后來證明,我認為百分之百無誤的判斷,其實只是一種誤解。
人和人之間的運作,好像是一個精密機械表里頭的復雜齒輪,如果其中一個齒輪認為:我是對的,就堅持以自己的速度運行,可能會搞亂了所有的秩序。
也就是說,主觀的對,常常制造人和人之間的齟齬,損人又不利己。做事與做人,畢竟不能分開來講。
人和人之間,如果遠離了親切,就遠離了正直。不管你說話有多對,別人就是聽不下去。
這些事情,在順境時不能體會,只有在人生遭遇不可預期的困頓時,才會體悟:自己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或許可以更好。但若自省的心不足,也未必會有所認知,總認為是別人的錯。
不是命運不對,也不是品格不對、堅持不對,只是個性不對,所以說的話別人不能接受,或因為懷恨,只有暗地里制肘,平添許多小人,活該氣死自己。
贖罪之旅,表示愿意改變自己。其實,從前她并沒有得罪我。她來道歉,使我更覺得自己更該道歉。
誰能無罪?就算我們認為自己行得正、坐得直,我們總有對不起的人,做得不好的事、必須懺悔的過往以及一些‘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人生瑕疵。
個性比品格的問題更大
我曾讀過一位政務官的傳記,他一向以剛正不阿著稱,可是批評他、憎恨他的人也不少。他曾經說過:在討好人與做好事之間,我選擇把事做好。
他一生清廉,品格無瑕,但也不斷的在與反對他的環境對抗,為他做事的人,也有許多人拂袖而去。
他的行事與判斷未必有錯,然而,凡是人都有尊嚴。嚴酷個性往往招徠更多小人。
品格無瑕,行事未必無錯。
讀《老殘游記》時,我記憶最深刻的一段人性沖突,當屬江湖醫師老殘行腳到曹州的那一段。
曹州的父母官,是一位著名的清官玉賢。他號稱自己的統治區域‘路不拾遺’,然而,這善良風俗卻是建筑在嚴酷的法律之上。只要該州有人輕輕犯法,都會遭到重重的處罰。
老殘聽說,一年來,在‘站籠’──一種把犯人關在里頭,坐不得躺不得一直站到死的籠子里──站到死的有兩千人,如果你生命力堅強,好多天還沒站死,還可能被板子打死。
百姓并沒有感激他,在私下都叫他‘活閻王’,活人碰到他就死定了。
還有一位百姓聞之色變的酷吏,叫做剛弼,他向來以‘不收受賄賂’的清高著稱,卻生性多疑,用嚴刑重法逼供,如果他管轄的差役們稍有慈悲心,他也會懷疑,這些下屬一定是收受了賄賂才如此寬容。
《老殘游記》的作者劉鶚是這么說的:貪官可恨,人人都知道;清官的可恨,很多人卻不知道。那些貪官很知道自己有問題,所以并不敢公然做壞事;清官反而認為:我又沒拿錢,沒什么瑕疵可以攻擊,有什么不敢的呢?他們反而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
品格與個性確是兩回事。《老殘游記》說的便是:自以為品格無瑕疵的人,如果個性有問題,制造的災難,恐怕會比品格有污點的人更多更大啊。我們在歷史課本上,都認識過左宗棠和曾國藩,兩個人都是晚清的一代名臣。兩人之間的交情,也曾經比兄弟還親。然而,兩人后來卻徹底翻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