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美國最近邪刮起一股“偷情風”,不少公司竟在光天化日之下介紹婚外情。阿什利·麥迪遜就是偷情公司的開山祖師爺之一,其格言是“人生苦短,不如私通”。在全球經濟衰退之際,該公司的生意卻越做越紅火。麥迪遜偷情公司最近發動一場新推廣攻勢,在電視黃金時段播放廣告,吸引了大批潛在的私通觀眾。為此,媒體研究中心主席布倫特·博澤爾譴責該廣告,并把該公司稱為“毀家公司”。叩問,曖昧的年代,男女為何都渴望艷遇?偷情為情感的糾纏、刺激和滿足的欲望填充?!
偷者,標的是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效果是滿足一已之私、一己之欲,手段是花樣百出,方式是掩人耳目。偷情與合法婚姻是孳生的雙胞胎,從父系氏族以后就開始在世上存續,從中國古代尼姑庵里半掩的房門,到現代貴婦們深夜預留的窗戶,都透著一絲曖昧與情色。飽暖思淫?男女會帶著欲望、沖動和刺激等初衷……在情感的內心世界中,無處不涌動曖昧的春潮,艷遇的渴望。不過,社會越開放,人與人的關系越復雜,在現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里,偷情不可能是純情的,偷情也不可能安全的,隱含的危險非常之多。
記得,國學大師林語堂曾說過的名句:“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雖然其中蘊含著一些男尊女卑思想,但所說的“偷不如偷不著”向偷情男女敲響了偷情安全性的警鐘。當小三小四二奶三奶叱咤情場旁若無人時,同眾心理的驅使下,男男女女偷情成風。同居的、試婚的、已婚的,都不免要來一次甚至多次性快餐!坐懷不亂?v是婚后男女,那也并非由于家庭、事業和感情的建立,就誤認為對方已是死心塌地。譬如,一位婚外情女性坦言:“婚姻生活越來越平淡,生活枯燥無味,生理上的不滿足,精神上的空虛,讓我覺得婚姻如一杯平淡無味的水。終于,在那個周末,當他一把抱住我時,我再也沒有辦法拒絕。我們很興奮……后來,我為自己如此的低賤哭了。”
天地造物主,抽取亞當的一根肋骨,植活成生命的另一半——夏娃,這就是愛戀的生長。情感學家佛曼斯特曾說:“愛戀,是默默地把情感釀成酒……”愛情是“寓精神需求與心理需求”的高度結合的人類基本行為。然而,時下中國的離婚率為何呈攀升的趨勢?譬如,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有社會學家叩問,經濟發達了,人性反而喪失了?生活改善了,真情反而撤退了?在這個真情日益稀薄、男女出軌日益泛濫的時代,男女受外界的誘惑和內心的躁動!充滿欲望的年代,愛情的嬗變,畸情的趁虛而入!在不經意間,如一顆火柴就會引燃一場艷遇,偷情是“性趣”使然的情感游戲?
偷情是成人的情感游戲?在游戲的最初,每個人都覺得內心惶惑不安,渴望偷情又抗拒偷情,矛盾著、掙扎著,努力地尋找著偷情的借口,希望偷情能變得合情合理,此時此刻,愛情這件華麗的外衣出現了,偷情的人們用新鮮的愛情觀巔覆傳統的愛情條約。——雖說偷來的愛情也許很美,但男女難以獲得婚姻中的安慰和滿足!偷情中的男女,一面受到傳統思想對自身心靈的不斷沖擊,一面要躲避世人那一雙雙窺探的眼睛……為此,情感研究者因此認為,丈夫雖已外遇,但其終歸容易回到原來的殼里去,即使離家出走去和其他的女性同居,重返家庭的比例仍然很高。而妻子的外遇正好相反,一旦離家出走,就很難再次回頭。
欲望年代:偷情風是人向動物的一次退化?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墻——偷情者在選好“獵物”后,常偽飾不被他人發現的遮羞布。偷情雖刺激,但婚外的兩情相悅是需要代價的!其實,心心相印,靈與肉的結合,才是幸福的婚姻。對于生活在現實世界中的人來說,最可靠的還是自己的愛人和家庭,婚外的艷遇再燦爛再唯美,也只能是包裹著糖衣的毒藥!就算在最銷魂的時刻,你以為得到了全世界,你以為“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但也會有千帆過盡、落花流水的一刻!婚姻不是一個牢籠,我們隨時可以離開,但是生活不會結束,生活也不會因為我們的放縱而給我們想要的自由……到頭來,只留下“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懊悔和倦怠。請記住男女之間,偷情的最高境界就是“偷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