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是我們現代人生活的必需品,操控電腦的小小鼠標給生活、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方便。而如果你需要整日和電腦打交道的話,就要警惕“鼠標手”向你伸來了。
“鼠標手”是通俗的說法,其中的一部分在醫學上被稱為“腕管綜合征”。我給大家解釋下,我們的手腕當中有個由腕橫韌帶、腕骨、結締組織形成的通道,這個通道叫腕管。它就像一座拱橋,除有嬌嫩的正中神經通過外,還有多根肌腱通過。當腕關節反復、過度的活動時,會使腕管內的韌帶增厚。當內容物出現水腫,這樣一來,腕管內空間小了,就會擠壓到里面的正中神經,自然就出現了手部麻木、疼痛的反應。
現代人越來越多地每天長時間使用電腦,雙手每天重復著在鍵盤上打字和移動鼠標,都使得腕關節容易病變。目前,到醫院里來看“鼠標手”的男性患者增多了,大多是因為過度使用電腦或是迷戀電腦游戲所致。除了工作中常用電腦的白領辦公室人員外,出租車司機、教師、編輯記者、廚師等都是“鼠標手”的高發人群。
若大家出現了“鼠標手”的初期癥狀,比如手指麻木,在睡眠中也常因麻木而驚醒,若活動活動手后,麻木就消失了。那么,就不用很緊張,只要停止或減少腕部的勞損,過段時間疼痛自然而然就會消失。但是,若情況依然沒有改善或更加嚴重了,比如發展到手指疼痛,有時會有燒灼感,手腕不能轉動,軟弱無力時,就需要在晚上睡覺時戴上護腕并配合理療,或是打封閉針、中藥泡手、腕管切開手術等方法來治療。
傳統的腕管切開手術由于手術切口大,術后超半數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腕掌瘢痕疼痛,需要相當長時間的理療后才有所改善,非常痛苦,還有的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出現握力下降的情況。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在傳統手術上做了進一步研究。我現在采用小切口顯微神經松解的方法,來治療腕管綜合征。由于是在直視下手術,可以避免了對肌腱、神經、血管損傷,目前從臨床反應來看,術后瘢痕痛發生少。同時,由于不需關節鏡及相關設備,也節省了患者的手術費用。
但是,患者的病情發展到不得不手術的地步,這是所有醫生都不想看到的。因此,我想和大家說的是,“鼠標手”不是一天“練”成的,在日常生活中需經常使用電腦的人,應積極預防“鼠標手”,愛護自己的手。
現在的電腦屏幕普遍比較低,建議大家在屏幕下墊幾本書,讓屏幕中心要與胸部持平。從力學角度講,這樣鍵盤和鼠標的位置均低于座位時肘部的高度,可以減輕手部壓力。另外,大家可以選用弧度較大、接觸面較寬、有利于力分散的鼠標,在手腕下墊個腕墊也不錯。此外,握著鼠標或打字時,每一個小時就要起身活動一下肢體,并做一些握放手指的動作。雙手手背合十相壓,這個動作最傷手腕,大家千萬不要長時間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