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對自己容貌很自信的小娟,最近好像受了什么打擊,早晨起來不敢照鏡子,與人說話也總是不愛抬頭,她的丈夫很是納悶,怕是妻子得了什么心理疾病。
一次聊起這事,我說:“這可怪做老公的太不關心妻子了,女人不敢照鏡子,不愛讓別人看自己的臉,一定是對自己的容貌缺乏信心了,你該好好觀察一下。”
他趕忙帶妻子來找我,我一看還沒等他開口,就說:“嫂夫人一定手腳發涼,睡眠不好,記憶力減退吧?”
一直在低著頭的小娟立馬抬起頭來,問我怎么算得這么準,我說:“你臉上都寫著哪。”
咱們中醫講望、聞、問、切,這望是診病第一法,不用碰你,一看你臉就知道你大概什么問題,這正是中醫的神奇之處。
首先我們講一個健康的人應該三光充足.
哪三光呢?
你也可以對著鏡子來檢測一下自己,分別是皮膚的光澤、頭發的光澤、眼神的光澤。
肺主皮毛,皮膚是肺管的,又是心的精華,所以首先皮膚的光澤表現出心肺的狀態.
而頭發是腎的精華,又為血之余,所以腎元虧虛、血虛的人自然頭發枯黃沒有光澤,脫落,甚至白發。
肝開竅于目,目得血能視,所以肝血足、肝氣順的人眼睛是炯炯有神的,當你發現自己這三方面光澤缺失就代表著你已經處于元氣相對不足的狀態了。
小劉一聽趕忙看自己老婆的臉,可不是嗎,這三光都很缺乏,于是連連自責。
我說先別急著自責,當務之急是找到問題的原因,抓緊調理,他們夫妻趕忙問我,這問題出在哪里。
三光缺乏代表元氣不足,而五臟都有元氣,是哪里的元氣不足了呢?我們來看五色,人有心肝脾肺腎五臟,五臟之氣皆上注于面,可以說,你這張臉就是五臟六腑的窗戶,每個內臟對應一種顏色,當你哪個內臟虧虛或出了問題,表現在臉上就是一種氣色。
肝的顏色是青,心的顏色是紅,脾的顏色是黃,肺的顏色是白,腎的顏色是黑。
小娟的氣色看起來是暗中帶黃,這暗淡屬于腎虛,而黃則反映脾虛,所以小娟屬于脾胃不和,腎氣虧虛,我給她開了些調養脾腎的食物,很快,小娟的臉上就恢復了以往的光彩,自然。
朋友們,鏡子一定每天都有照吧,但您有留意過鏡子里自己的三光和五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