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與未產、行經時間長,應用排卵藥物不當等有一定關系。卵巢癌與家族遺傳上還具有一個特性,家族里可能出現乳腺癌和卵巢癌病人,例如母親得了乳腺癌,女兒又患卵巢癌等。
宮頸癌一度是發病率最高的婦科惡性腫瘤,對比以上三種腫瘤,它的病因學要更加明了一些。“HPV最主要的感染途徑是通過性接觸傳播,但并非唯一途徑。HPV感染具有很強的傳播性,大多數性行為活躍的女性在一生當中都會在某個時間點上感染HPV,但是,多數HPV感染時是一過性的、良性的病變,研究發現只有某些高危型致瘤性HPV在生殖器持續感染可誘發肛門、生殖器癌前病變和癌癥。”
已有性生活一年以上的女性就要定期進行宮頸的細胞學檢查(如TCT)。感染了HPV并不意味著就要得宮頸癌,因此不必恐慌,要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隨診觀察。早婚早育、生育過多、經期衛生不良、長期吸煙、飲酒等都對宮頸病變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如何自我監控實現早確診早治療?
惡性腫瘤存在死亡風險,而早確診、早治療是降低惡性腫瘤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在上述四種婦科惡性腫瘤中,70%的卵巢癌發現時已是晚期,其死亡率最高,5年生存率多年來一直徘徊在30%左右。早期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宮頸癌的5年生存率達到90%以上。
近年來兩癌篩查主要針對乳腺癌和宮頸癌,通過查體能夠早發現、早診斷,從而降低死亡率。
“子宮內膜癌早期局限于子宮宮內膜,不像宮頸癌,當婦科檢查時打開窺器通過陰道天然的腔隙就能觀察到宮頸的變化,易于取材確診,所以早期子宮內膜癌的診斷還需要借助宮腔鏡和診斷性刮宮等方式。卵巢癌也不容易早期發現,卵巢位于盆腔深部,自身比較小,周圍空間比較大,腫瘤長到一定程度或者有胃腸道癥狀時才引起注意。因此,定期查體非常重要,正常人群最好一年檢查一次,屬于高危人群最好半年檢查一次。此外,當出現白帶增多、排液、同房后出血或不規則陰道出血、月經不規律或絕經后出血等癥狀時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找專科醫生就診。”
在監控乳腺腫瘤方面,專業人士曾一度提倡乳房自檢,結果導致一些女性不去醫院做專業檢查,自己又查得不專業,從而耽誤了病情。建議,還是應該定期去醫院求助專科醫生,進行必要的檢查避免漏診。“我們不妨可以兩者結合——自檢加醫生的專業診斷。一般健康人一年做一次乳腺檢查就可以了,如果有家族史或具有危險因素的人群,就需要半年做一次檢查。”
切除還是保留?
雖然乳腺癌的發病率排在第一位,但只要及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其愈后還是相對好的,但是仍有少數病人可能發生局部復發或轉移。“乳腺癌不只通過淋巴轉移,同時也可以發生血行轉移向遠處擴散,所以治療不當等會影響愈后。”
目前手術治療乳腺癌主要存在兩種方式:保乳手術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吳玉梅認為:“保乳手術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最小。得了乳腺癌,手術后又保住了乳房,患者心理上的陰影會少一些。”不過她強調保乳是有一定前提的:在正規的醫院,由專科醫生要行乳腺及相關問題的全面檢查、正確地評估保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在患者充分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具備保乳條件方可行。
中醫還是西醫?
一些患者過度依賴中醫,確診惡性腫瘤后,回避西醫治療,想靠吃中藥來治療。
“這可能是對病情的延誤。可能當時吃了中藥感覺很舒服,當病情發展,再想采取西醫治療,已經錯失機會了。惡性腫瘤都要通過規范化治療,才有可能得到較好的愈后。對于婦科腫瘤來講,在如早期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首選手術治療,手術后,要根據病理結果再決定是否需要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等,晚期宮頸癌應首選以放射治療為主的同步化療。乳腺癌則要依據具體情況來選擇治療方式,如首選術前化療,再手術、放療、內分泌治療等或首選手術,手術后化療、內分泌治療、放療等。由上述治療方式可以看出,惡性腫瘤的治療多數需要手術、化療、放療、內分泌等方面的綜合治療來完成。”
對惡性腫瘤規范化治療來講,中醫的療效不確切,不能僅依靠中醫醫治,放棄正規治療。當然中醫有其獨到的作用,在有些晚期惡性腫瘤患者難以耐受正規治療時,通過中醫中藥可改善、緩解癥狀、延長生命。中醫也可以作為腫瘤的輔助治療,被患者認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