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我還覺得Luna是客氣,可時間久了,發覺她總是那么關心自己,而且似乎還有著相同的愛好,于是漸漸地就把Luna當成了公司里可以信賴的好朋友了。我覺得一個人如果愿意把家里的瑣事拿出來和自己講述,說明對方也把自己當成了朋友。另外,Luna身處銷售部,時不時地還會把自己部門的八卦或是公司最近的小道消息和我“分享”。
可這熱火勁也就持續了一個多月,我慢慢發覺Luna有個習慣:她似乎和許多人都喜歡竊竊私語,而且我已經在很多場合聽到Luna用嘎嘣脆響的嗓門對著別的同事大呼“親愛的”。有一回,我特意去留心了Luna和其他同事“咬耳朵”的內容,讓我詫異的是,那些話聽起來竟然如此耳熟……我一身冷汗,不知道自己和Luna說的那些工作上的牢騷,她是不是也一樣會傳播給其他同事。于是,“識相”的我開始有意識地遠離Luna,而Luna對于我的態度轉變似乎也沒有太在意,或許在她的心目中,她從來就沒有把任何人當成朋友。
提醒
別輕易把別人的“親昵舉動”和“親昵稱謂”當成是交友的信號,畢竟同事間的利益牽扯太多。一份真摯的友情是需要靠時間、事件積累的,而不是僅僅靠幾句關愛的話語能一蹴而就的。別讓自己的職場友情錯得很透明。
有來無回用完甩掉
黑面人:Ave
講述人:Vivian
職位:市場專員
遭遇的朋友類型:單邊關系的朋友
剛入公司不久的我處在“食物鏈”的底層,自知使命,故每每都能認真完成上司交代下的任務。年初的會議上,老板特別強調部門之間要多方合作,整合出優質資源。我的上司自然不敢怠慢,在一次又一次的部門會議上強調合作的重要性。于是,我在之后某日收到一封來自異地市場部Ave的求助郵件后,傾囊相助。
一直到幾個月后看見Ave的第二次求助郵件的期間,我都和她沒有任何聯系。大大小小的節日,她也沒有來過一個問候。但我最終沒能落下臉面,頂著高壓工作,利用吃飯休息時間給Ave出了份報告。這次,兩人的談話又是止于“不客氣”的結束語中。我覺得,我們倆雖談不上是真心朋友,但工作上我好歹對Ave“有恩”,以后若有求于她,也好說話。
這次輪到我有求于Ave了,Ave在郵件里打著保票地說:“沒問題,這可是我最拿手的!”就這環繞于耳的“沒問題”迷惑了我。直到Deadline的前一天我才想起Ave還沒有給我回郵件,趕忙去催,Ave是不回郵件也不回MSN,裝了四個小時的“不在座位上”的狀態。我一個電話打過去,Ave在電話那頭居然還死鴨子嘴硬——還說著一定沒問題。第二天我自然沒能收到Ave的郵件,連個抱歉也沒能聽見。我算是恍然大悟了,原來職場“背猴子”沒有欠債這一說法。
提醒
“不到萬不得已,猴子不背”,這是職場的千年古訓。我們建議現代職場人加強對自身人脈的管理,區別什么樣的人需要建立共同目標,什么樣的人沒心沒肺不用搭理。Vivian 可以在第一次收到求助郵件后,就制造需求模型要求Ave回饋幫助,來確認Ave的為人。愛情是經不起考驗的,但在職場,不考驗就不成方圓。
小編結語: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會有競爭,只要有競爭,那么就會有勾心斗角,就會有反面人物的出現,所以小心“黑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