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嫉妒是女人的天性
一提到嫉妒,往往就會想起女人的心,確實女人相對應男性來講是更容易嫉妒,那這又是為什么呢?請看下文介紹.
眾所周知,女性是最容易嫉妒的人群。一般認為,產生嫉妒的主要是因為氣量狹窄、心眼小、神經質。但這些都是女性嫉妒的外象、表現,而不是本質。
生理是產生嫉妒的強因
發表于英國皇家協會出版的《生物期刊》中的研究報告首次指出,女人善妒事實上與生理周期有關。他們發現,通常在每個月的排卵期內,女性的嫉妒程度便會不自覺地達到高潮水平,越到受精高峰期越善妒。隨著高峰期消退后,嫉妒的水平也逐漸降低。兩者存在正相關,也就是說,女性的嫉妒心理同求偶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女性的“嫉妒”并非簡單的道德上的問題或缺欠,而是女性在自然選擇中產生的一種適應社會性的本能,如同動物界為了繁衍而相互爭奪的生存本能一樣,是自然選擇造成的生理特性,也符合了生物的進化法則。
推薦閱讀:男人須知女人的6種特殊需求
嫉妒源于兒童的性嫉妒
性嫉妒是對現實或想象的優于自己的性愛競爭者所持怨恨的情感。當同性別的人出現,而自己的性愛對象有被占有或被奪取的可能時,就產生各種復雜的自保、排他的情感體驗和行為。
性嫉妒始于嬰幼兒時期。嬰兒為爭奪母愛,可表現出抓扯與母親親近的別家孩子。按照弗洛伊德的學說,嫉妒起源于兒童情感發展早期的“戀母情結”。在完全不懂事的嬰孩的意識里,沒有母親的概念,但對母體有占有的強烈本能。任何其他的侵入者,都是“情敵”。女嬰與母體有一段朦朧的同性戀過程,因而其性心理更趨復雜、微妙。當女嬰逐步被喚醒其性意識,漸漸認識到母親是同一性取向,則在可擺布她的母親前自卑,當發展到戀父情結后,更加對母親嫉妒。這種早期的性嫉妒深入到了潛意識,對以后有重大的指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