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似乎是一個上班族普遍過勞的年代,想要保持最好的工作品質,最好要學習怎樣調整自己的工作步伐,免得被過多的工作打敗!
雖說不見得要掌握‘每一個機會’,不見得要‘回應每一個人’,但談何容易!到底我們要如何去判斷何者是‘值得把握的’或是‘決定跳過呢’?還有,‘決定跳過’某個機會時,有沒有比‘完全放棄’更好的‘替代方案’?以下是我思考過的心得:
1.忙碌時,必先專注于少數的“大事”
下定決心,應該把有限的時間,用在效益最高的事上。例如,同時有幾件事要應付,先專注于‘效果最大’,或‘最緊急’的那件來作。
2.學會‘拖延’不重要的事
很多不重要的事,需要有技巧的去回避,甚至拖延。例如,在上班時間,與同事談完工作上的事,即可各自忙去。至于噓寒問暖,就可以等到午休時間或下班時間再說了。
3.多工處理
學會同時做不同的事情,或者用事情的空檔打電話、列印需要的文件,都可以替你創造出更多的時間。
4.懂得說不
當同事帶著可愛的微笑請你‘幫個忙’,有時基于同事之間的道義,當然可以多多幫忙。但是聰明的職場工作者,有時也要學會說‘不’,推掉一些事,免得幫了別人,自己的工作卻搞砸了。
5.懂得搬救兵
別以為能干的人都‘事必恭親’!在工作中,碰到自己太忙,或自己處理反而沒有效率等狀況,都是尋求外援的好時機。如果是公司內部理應給予支援,就不要客氣,盡管向上司提出需求。
6.給自己一點獎賞
你可以在工作中為自己設立幾個里程碑,每忙到一個段落,就給自己一點獎勵。獎勵自己,可以讓自己更有效率地再出發。
7.要盡量保持身體最佳狀況
職場生涯是長長久久的,健康的身體才是根本。千萬不要為了工作而忽略了運動與健康的飲食。別讓病痛耽誤了你的發展。
8.用幽默感來放自己一馬
或許你會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狀況!結果,無論如何調配,你工作中還是不免‘忙中有錯’!那該怎么辦呢?基本上,如果這個錯可能可以補救,就努力去改,萬一不行,我們也要學習不必放在心里,一直覺得很愧疚。
不要累積過多的挫折感,最后自己打敗自己!我想要掌握愈來愈多的機會,不過,除了量以外,質更重要!還有,雖然積極,我也得評估體力及時間,這樣可以避免忙中有錯!不過,萬一還是發生不完美的狀況,那,就大方的原諒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