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正在找工作的我從報紙上看到一家公司招收營銷員,就去面試。到了指定的房間,我看到三個人在那里喝茶聊天。我問:“你們要招聘營銷員嗎?”他們看了看我,說:“不是這里,你弄錯了。”我趕忙對了一遍報紙上的地址,肯定地說:“沒錯,就是這里。”一個歲數大一些的人說:“人已經招滿了,你回去吧。”我不甘心,總不能白來一趟吧,于是仍舊向他們推介了自己,最后,我竟被錄用了。據他們事后講,在我之前,有很多人被他們用這套方法打發走了。
這是這家公司招聘營銷員的一種“獨特”的方式。面試方采用的是心理學上稱為“沉錨效應”的表現形式。在這里,對方為應聘者設了兩個“錨”,一個是“找錯地方”讓人墜入迷霧,另外一個是“招滿了”掐滅希望。而這兩個“沉錨”測試的針對性很強,營銷員在工作過程中會不時遇到挫折,是打退堂鼓還是鍥而不舍決定營銷員能否成功。
“沉錨效應”滲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們在做決策時,思維往往會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你的思維固定在某處。在工作與生活中,不光要善于識破別人給自己設下的“沉錨”,還要熟練掌握拔起“沉錨”的心理技巧,讓“沉錨”為己所用,從而使自己的工作與生活更加順利地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