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剛剛從名牌大學研究生畢業,面臨求職,他的簡歷寫得頂呱呱,各種證書一大堆,自信找個薪水好的工作沒問題,但幾次面試,卻都砸在談薪水上。他很苦惱,究竟該如何與老板談薪酬呢?
應聘時談薪酬,對于很多求職者是一個難題,本文嘗試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這個問題。
從老板的角度,首先看重的是你的能力,能夠為他創造多大的價值。開門見山首先討論薪酬未必是明智的,有時候老板面試時會問你目前拿多少錢,你可以這樣回答:“我過去的工資數是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工作能力和專業知識是不是貴公司所需要的。”然后不露聲色地把話題由薪金轉到展示你以往突出的工作成績、自身良好的綜合素質以及你能為公司做貢獻的專業領域,再表明一下你能為公司做出怎樣的新貢獻。
當你和老板彼此已經有了相當的了解,遲早要談具體的工資數目,這也是維護你利益的關鍵時刻。在求職前,你最好能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一下你所應聘公司、應聘崗位的大致薪酬情況,綜合事業發展前景和你個人現實需要,明確自己對薪酬期望的心理底線。你可以讓老板先說個數,通常老板心里也有他所能接受的上下限度,會在限度內自由調整,假如老板的出價低于你的心理價位,你就定一個比你原來薪水高出至少10%~20%的價,倘若你原來拿的錢太少,那么適當再抬高一些,但盡量不要說出太具體的數字,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僵局。即使你覺得老板的出價太低是對你的小看,也不要在語言上表現出來,盡量做到“溫和而堅定”,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保持微笑、幽默和禮貌。
有時難免會出現不得已先開口出價的情況,注意勿將底線定得太低,可以給出一個大致和你心里想的差不多的薪酬,因為老板的談判心理往往會盯住你的底線,所以你不能把底線定得太低。另外也注意保持靈活性,可以說:“根據我的經驗和專業水平,以及目前人才市場這個職位的平均薪金水平,我期望的薪水是XX元到XX元之間,不知道是否與您的薪酬標準相吻合?”這樣你就重新掌握了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