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危機無時不刻威脅著我們的企業,就連一些看上去非常強大的企業,如果沒有處理好所遭遇的危機,都可能如“多米諾骨牌”一樣,使災難在與該企業相關的各個領域出現連鎖反應,垮得一發不可收拾。殘酷的現實告戒我們:危機管理應該成為企業的必修課。
臨危不亂與“腦筋急轉彎”
美國新墨西哥州有個名叫楊格的果園主,一次突降冰雹,將蘋果個個打得傷痕累累,就在大家都唉聲嘆氣時,楊格突然來了靈感,他馬上按合同原價將蘋果輸往全國各地,與往日不同的是每個蘋果箱里都多放了一張小紙片,上面寫了一段既幽默又親切的文字:親愛的買主們,這些蘋果不幸受傷,但請看好,它們是冰雹留下的杰作,這正是高原地區蘋果特有的標志,品嘗后你們就會知道其特別的味道。買主將信將疑地品嘗后,真切地感受到了高原地區蘋果特有的風味。結果,楊格這年的蘋果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賣得好。
如果按照正常思維,被冰雹打傷的蘋果,只好降價處理,以減少損失。但若在危機管理中運用了創新思維,卻可化腐朽為神奇,讓有問題的產品不僅賣得掉,而且能賣個好價錢。正如孫子所言:“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現代企業面臨著日益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不確定性風險日益增多。盡管我們可以事先采取一些措施規避風險,但誰都不可能處于絕對無風險的“世外桃源”。企業進行風險管理,一方面要透過外部環境發展變化的趨勢,事先覺察各種可能的風險苗頭,提前做出應對策略;另一方面當外部環境發生預料之外的變化時,要處變不驚,臨危不亂,盡可能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和手段減少相關損失,甚至通過“反彈琵琶琴”,將壞事變成好事、失利變為有利、被動轉化為主動。
但許多企業平時不屑于風險管理,或這方面的基本功很差,一旦出現意外,又驚慌失措,束手無策,壓不住陣腳,以至于小亂釀成大災,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一個“冠生園”事件幾乎毀了整個中國的月餅市場,盡管當時有不少產品合格的企業宣稱自己的月餅不是陳餡。但在這個時候,平鋪直敘的表白已變得蒼白無力。餡出了問題,就只知道在餡上澄清事實,這種思維方式解決不了突發的危機。難道月餅非得有餡嗎?如果你這時跳出思維定式的怪圈,馬上生產無餡月餅,不僅沒必要在消費者感情天平傾斜時去解釋那些一時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而且能夠超前開發出一代新產品。看來,駕馭危機管理的確需要“腦筋急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