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總監王先生認為,要根據職場中人當下所處的環境、入職時間的長短,以及個人職業規劃的定向等因素綜合考慮。“一般不建議初入職場的新人盲目站隊,而是等其對工作環境和社會環境有所了解后,或如果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所幫助,可以選擇性或無意性地去站隊,但一定要保持一個度。”
職業顧問李小姐說:“進入職場后,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是誰,適合做什么工作;告訴他人你是誰,擅長什么工作。”
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同事間分工合作,促進彼此協作的紐帶就是處理好微妙的人際關系。對于站隊,不能操之過急,不能為了站隊而站隊,因為“惡性站隊”違背了職場規則。
建議,站隊可以理解為一種職場生存手段,在沒有迫切必要時,一般不主張站隊。如果被迫無奈一定要選擇,根據自己的職業發展定位,以及上司的風格匹配度,順其自然讓隊伍吸納自己更好。
近三成人愿當“忠誠派”
如果非要站隊,該怎么站?
當個“兩面派―――哪方有勢力站哪方”,或是“忠誠派―――自始至終只跟一方”,或是“利益派―――哪方對自己有利站哪方”,或是“中立派―――哪方也不站自成一派”?
數據顯示,28.17%職場人愿意自始至終忠于一任領導或同事。
對于職場“忠誠派”,上文所述的高先生認為,此舉在職場生存更受尊重和認可。“如果你是上司,你的下屬是墻頭草,你會重用他嗎?答案很明顯。作為上司,如果要在下屬中選擇,肯定忠誠派勝出。隨機應變的下屬看似聰明,但實際并不受歡迎,悲慘下場的來臨只是時間的長短而已。有智慧的上司是不會虧待忠誠派的。”
人力資源總監王先生則認為,哪方都不站的“中立派”更值得鼓勵和支持。
職業顧問李小姐說:“忠誠派、中立派是在‘跟對上司站好隊’的前提下才受肯定的。如果跟錯了上司,忠誠可能會導致職場挫敗,中立者被職場孤立、排擠,都是可能的。下屬更重要的是做好分內工作,踏踏實實向上進取,是否站隊則順其自然。切忌毫無原則的獨樹一幟,避免其在心理上和精神上被他人排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