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正如滬杭高鐵開通帶來的輻射價值,上海、南京、寧波等地形成的一小時經濟圈,成為了長三角地區交通資源最優的經濟核心。不久的將來,隨著珠三角地區“三環八射”的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網絡的全面建成開通,以廣州為中心、1小時內珠三角地區9個城市也可以互相通達,形成真正意義上的 “一小時生活圈”。以港深穗的高速鐵路為例,由香港到廣州只需48分鐘,較現時直通車快一倍。預計2011年左右開通。
列車開行越來越“公交化”,行車時間不斷縮短,穗深港三地的交叉就業狀態將會大大增加。據統計,每天大約有7萬-10萬人往返于廣深城際鐵路上,除了上班族外,還有相當比例的商務人群,頻繁地穿梭在廣東與香港之間,深度享受軌道交通的便利化。未來在這個城際經濟圈中新增的娛樂、購物等城市功能服務區,還會帶動大量崗位機會的出現,從而帶動整體區域經濟的迅猛發展。
“鐘擺族”普及尚待時日
但就在這種新模式逐步被人們認可的同時,另一方面的數據也值得我們注意:接近48%的職場人暫時不會考慮加入“鐘擺族”,因為上下班來回“太折騰”。從這一數據中,充分表明了職場人在心理上還未能完全接受這種“跨越式”的工作和生活模式。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搭乘城際鐵路本身所帶來的交通成本提高,及相對增長的市內交通接駁費用和時間,都成為了“城際化模式”發展的新障礙。同時,生活城和工作城之間的資源不平衡,也讓不少想加入“鐘擺族”的職場人打了退堂鼓。
專家認為,當前中國的“城際化時代”建設不但要借鑒國外的成功模式,更要將成熟的配套設施建設先行。在“城際化模式”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簡單地讓職場人居住的城市成為“睡城”。在完善醫療、學習、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衛星城市將被打造成多功能的健全服務性城市,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 “鐘擺族”較低的生活成本。這樣一來,職場人接受并嘗試“城際化模式”的時代便會更早到來。
成為“鐘擺族”不知你是否能夠接受,這樣轉換于兩個城市間的生活,讓人感到困頓,有點折騰的感覺,但是目前這種“城際化模式”的現實狀況還亟待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