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現在已經成為求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因為面試發揮出色,可以彌補先前筆試或是其他條件如學歷、專業上的一些不足。當然面試也是難度最大的,尤其是對于那些初入職場的應屆畢業生來說,因為缺乏經驗,面試常常成為一道難過的坎兒。而很多畢業生是第一次求職,面試時緊張,于是就表現出了類似腿抖、手抖,說話帶顫音的肢體語言,不過千萬不要小視了這些肢體語言,因為它同樣會關系到您的求職成功與否。
一位剛剛畢業的王小姐在參加某外資公司的招聘面試時,主考官讓她將椅子挪近一點坐時,她并沒有在意,放椅子時發出了較大的響聲,結果使她失去了這份工作機會。事后,這位王小姐深有感觸地說,“我當時把應聘可能考慮的細節全都注意了,當時衣著整潔干凈,自薦材料制作精美,回答問題也可以說是干凈利落,但萬萬沒有想到主考官要我挪椅子竟然是一種考法。”其實象王小姐的遭遇并非個別現象。目前,有許多用人單位在招聘自己需求的人才時,都設置了一定的“門檻”,他們不僅要求人才具備較高的學歷、專業知識以及技能,同時還要求人才具有較好的修養和心理素質。
肢體語言的魅力提醒許多求職者在面試時要格外注意某一個細節。據說,某個大學應屆畢業生,在應聘一家廣告公司時,就很好地把握了這一點,事后他回聲繪色地說,“應聘不同于談判,不能用眼睛逼視對方,這樣會使對方產生一種戒備心理,不利于面對面地進行交流和溝通思想。因此,面試時,我的眼睛通常只盯住對著主考官鼻尖下方到嘴唇上方的那個部位,這樣,對方在說話時我能夠注意集中力去聽,并能夠快捷地調動思維,做到準確及時地回答問題;而且我的表情不會有所拘謹,可以始終保持自然,再不時配以真誠的微笑,表示我對他所說的話能夠理解和認可,結果我們之間談得很融洽,應聘很順利”。最后,這位畢業生很順利地跨過了這家公司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