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每個辦公室里都有,程度從輕到重不等
癥狀,做事情就畏首畏尾,生怕做錯事情說錯話。一旦哪天老板出差或者開會不在,立刻活躍起來,表現出色非凡。有位黃女士是董事長的高級執行秘書,她每次看到老板是又害怕又“觸氣”。每次匯報工作,都生怕自己會出錯,緊張出一身冷汗。每次老板交代她工作,她都戰戰兢兢如臨大敵,緊張得吃不好、睡不著,人老覺得沒精神。時間長了,她還以為自己是體虛腎虧,吃保健品長達一年左右,由于一直不見效,在朋友的幫助下去看了心理醫生才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
對策,每個人看待事情,總多多少少帶著自己的主觀感覺。看老板也是一樣,常由于自己的心理而把老板的形象夸大夸大再夸大。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首先,把老板的各種優點缺點都列出來,你就會發現他其實也只不過是個普通人而已,自己在有些方面還超過他呢,沒有必要把他夸大。其次,換個角度思考,如果你是老板,你會怎么樣對待自己的員工?老板為了自己的面子,有時候也不得不擺擺架子,指使人做這做那,因為他在這個位子上,所以他才會這么做,這和你個人是完全不搭界的。況且,一個老板愿意把事情交給你做,就是出于對你的信任,這是好事情。你完全不必謹小慎微,擔心過度。所以不妨端正自己的態度,用平凡心看待老板。嘗試和他做一些接觸,因為員工都怕他,所以老板有時候也是很寂寞的。
求職時為你的心理“掃雷”心理雷區之四
對象:30歲以下的年輕人比較多
癥狀“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生氣,什么事情都搶著做,沖在最前面,希望在老板面前突出自己。有一位剛剛從美國讀完MBA回國的男青年,毫不費力地進了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上海辦事處,老板剛開始總把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交給他做,他有點不滿意,在一次計劃書的招標會上,他把自己熬了幾夜精心準備的材料交了上去,一心以為可以博得老板的賞識。沒想到會議結束后就收到了人事處的解聘通知。原來,他因為不在乎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總是馬馬虎虎、草草了事,把“進口”誤以為是“出口”,使公司在利益和信譽上蒙受了雙重損失。
對策,自信過度。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要有個正確的估計。必須明確這一點,那就已經是最大的“標新立異”了。
求職時為你的心理“掃雷”心理雷區之五
對象
癥狀,觀察他。有位IT業的年輕老板,在剛剛下海辦公司的時候,常常會覺得別人盯著自己。有的時候,和自己員工眼光偶爾一接觸,他立刻就會想?他是不是覺得我這個老板很無能?我今天是不是做錯了什么決定?還有一位剛剛進入職場的女大學生,她本來是不化妝的,但是她開始工作后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外表,別人只要瞟她一眼,她就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口紅的顏色太深了?是不是穿的衣服領口太低了?頭發顏色是不是太顯眼了?
對策,他們對自己缺乏自信心,而且有了這種癥狀的人一般都會不斷給自己施加壓力,希望自己做得更好,而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應該糾正這種誤區。要認識到一個人偶爾的眼光里存在幾萬種可能,他不一定是在看你;即使他看你,也可能是無心的,也可能是欣賞你。完全沒有必要胡亂猜測,給自己盲目施加壓力。要為自己樹立一個正確的認知,不要總活在別人的眼光里。
求職時為你的心理“掃雷”心理雷區之六,腦袋像要爆炸
對象
癥狀,各類職業人都感到壓力大,這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有些人的壓力超負荷,而且沒有得到有效發泄,傷害了身心健康,造成精神不濟,工作效率不斷下降,不少人甚至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之下,產生暴力傾向。李先生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的職員,每天要解決很多棘手的技術問題,工作壓力很大。由于長時間得不到舒緩,他變得越來越沉悶,一點點小事也會讓他大光其火,甚至摔盆子砸碗,對妻子拳腳相加。
對策,有拳擊項目,方便職工發泄壓力,而其實這并不算積極的做法,只是一種事后補救的措施。當我們開始感到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就應該采取措施了。不妨在工作之余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廣交朋友,或者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等等,不要總是把自己的思想鎖在工作上,鉆牛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