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畢業生求職旺季,對即將跨出校門的應屆畢業生來說,不少人求職內心卻異常“糾結”。某人才機構針對應屆畢業生首次求職狀況進行調查時發現,就業還是擇業、如何談薪資待遇、去哪里及選擇公司等問題,最讓畢業生犯愁,人力專家因此提醒,不做校園“必剩客”,應屆畢業生求職要跨心理“四道坎”。
“先就業”還是“先擇業”?
到底是“先就業”?還是“先擇業”?在接受調查的上千名應屆畢業生中,六成畢業生對此選擇“相當模糊”,模糊的原因是畢業生觀點沖撞激烈。
反對“先就業后擇業”的畢業生認為,一旦當你踏入某個領域工作后,真正想要跳出來肯定難如登天,轉行不是輕易說轉就能轉的,沒有經驗積累,誰要一個“門外漢”?對“先擇業后就業”,不少畢業生也有不同觀點,認為如果這樣做后果很可能是畢業后的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幾年內,會一次又一次地因為某些客觀條件被心儀的企業拒之門外。“要知道,畢業生是有一定保質期限的,一旦超過時限,與其他新的應屆生相比也就失去了競爭優勢”,一畢業生坦白。
對此,人力專家建議,在“先就業”還是“先擇業”這個問題上,畢業生要懂得審時度勢,惟有如此,才能盡快擺脫畢業即失業的窘境。
無薪就業還是漫天要價?
在調查大學生在應聘第一份如何與用人單位談薪資問題時,畢業生回答亦相當“糾結”,整體看,畢業生處理此問題易出現“兩個極端”,極少數畢業生“無薪就業”,多數畢業生“漫天要價”。
人力專家分析,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無薪就業”看似見怪不怪,但事實上,一個人工作卻不要薪水,不僅不合法也違背常理。《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勞動報酬是勞動合同應當具備的主要條款之一。“無薪就業”顯然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