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閨蜜”是指與女性親密無間的異性好朋友,而且現代社會很流行異性朋友的單純相處,一項調查顯示,58%的女性表示和“男閨蜜”不會產生逾越朋友的感情,就是關系很鐵的“哥們兒”。
人傾向和自己類似的人做朋友
“男閨蜜”這個新鮮詞兒,乍聽起來還真有些別扭。閨蜜,一般指女性親密無間的同性好朋友。
成為閨蜜的前提條件是先成為朋友,相互間欣賞、喜歡,“相似性吸引力”是友誼關系產生的動力性條件。心理學家認為,人們更傾向于選擇和自己類似的人做朋友,許多研究表明﹐相似性與喜歡有直接聯系﹐越是與自己相似﹐便越是喜歡這個人。這里所說的相似性,是人們感知到的相似性,包括信念﹑價值觀﹑態度和個性品質,比如外貌吸引力的相似性,年齡的相似性以及社會地位的相似性等。
當然,互補性原則在朋友交往中也有重要作用。人們也常常喜歡那些與自己個性品質相反的人,這似乎與相似性原則矛盾﹐但從角色作用的觀點看卻是一致的。比如,一個主動的支配型男性和一個被動的順從型女性彼此間有吸引力,是因為他們在對相互關系中男女角色看法是一致的。
閨蜜間更需心理層面互惠
女性通常會和閨蜜分享幾乎所有話題和生活事件,有時彼此的親密度甚至會超過伴侶。閨蜜對于女性的心理健康有著重要意義,西方心理學家指出,穩定的朋友關系是現代女性健康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
決定友誼本質的特征是“互惠性”,即友誼的深層結構。和一般朋友相比,閨蜜之間的互惠性程度更高,而且更強調心理層面的感情互惠、情感上相互依賴,有幾個知心閨蜜的女性往往幸福感更高。除此之外,閨蜜的“友誼質量”也更高,并體現在親密性和相互支持方面。所以遇到生活中的不順和困難,女性都期望從閨蜜那里得到支持和安慰。
失戀作為一個“應激事件”,會對女性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失戀者情緒低落、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失眠等消極反應,部分伴有焦慮心理和人際關系障礙,更嚴重的后果可能造成抑郁、報復和自殺。在這種情況下,失戀者需要很多情感支持和心理依賴,一般關系的朋友與失戀者并沒有很強的情感聯系,所以關系更為親密的閨蜜就顯得很重要了。閨蜜的陪伴和安慰就是最好的心理支持,一般都能鼓勵失戀者走出感情的陰霾。當然了,如果是非常嚴重的失戀危機,則需要專業的心理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