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避孕方法選擇構成比中占主導地位的口服避孕藥(占總量的30%~50%),而在我國僅占2%~3%。有專家昨天呼吁說,應該讓更多的育齡婦女及醫務人員對口服避孕藥有一個重新認識,這對進一步推進“知情選擇”并保護女性生育健康將有積極意義。
上海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科技處處長徐晉勛教授提供的一項調查數據稱,盡管有三分之二的上海女性認為口服避孕藥完全有效或相當有效,但仍有近50%的人不了解口服避孕藥的優點,更多的人則擔心它有可能產生副作用,如有82.2%的人擔心會有不良生理反應、48.1%的人擔心引起肥胖、12.8%的人擔心會引起惡心,甚至有人擔心會增加心臟病或腫瘤的發生等等。
徐晉勛分析說,國內對口服避孕藥接受程度低,主要是人們對它的認識還停滯在20年前的概念,有不少誤區。事實上,第三代口服避孕藥采用新型孕激素并幾乎沒有雄激素活性,使用較低劑量即可達到高效避孕效果,副反應也更小。有眾多研究顯示,口服藥物避孕的可靠性較避孕套高出10~15倍,較宮內節育器高出1.5~4倍。河南省是我國口服避孕藥使用率最高的省份,目前也是全世界人流率最低的地區之一。
在昨天的“避孕與婦女生育”健康醫學研討會上,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于傳鑫教授也指出,倡導“知情選擇”,就是在強調方法可靠性的同時,也關注女性的整體健康。英國有最新的研究報告表明,口服避孕藥中的孕激素可保護子宮不受雌激素的過度刺激,同時因為它抑制排卵,能減少卵巢囊腫的形成,起到預防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作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研究人員對9200名35~64歲之間的女性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使用口服避孕藥者的乳腺癌發生率并不高于不用這類藥物的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