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避孕藥(OC)的使用會影響HIV感染的危險嗎?
OC的使用會影響HIV感染的危險嗎?現有的研究所獲結果對此問題的回答是否定的。只有一項研究,即在肯尼亞對418名妓女在控制某些混淆因素下,發現OC使用者中HIV感染的危險是增加的。其它研究均認為無關系或提出OC使用者反而可預防HIV感染?偟膩碚f,所有研究均提示OC使用與HIV感染僅在有限的對象中進行了評估,并未能充分控制可能的混淆因素(包括性伴侶數量、生殖器潰瘍疾病史和屏障避孕方法的使用等)。
調查者看到,OC使用與HIV感染之間可能有關,其部分原因是,因為有較完整的文獻闡明OC使用與衣原體感染之間有關系。OC使用者顯示,對衣原體感染更具易染性,可能因為OC使用導致宮頸上皮異位發生率增高。與正常頸管外鱗狀上皮細胞相比,沙眼衣原體比較容易侵犯暴露的異位柱狀上皮細胞。理論上的推論是,上皮細胞異位使得OC使用對HIV感染也較敏感。所以,衣原體感染本身可提高對HIV感染的敏感性,通過微小損傷HIV很容易進入血液系統和/或有炎癥的細胞,它是HIV的靶細胞。
另一種可能是,OC的使用可降低婦女HIV感染的危險,因為保護作用與月經血量減少有關或可能與增加頸管粘液量有關。上述兩種機理均未能得到證實。然而,至少有一篇關于HIV感染男性的穩定伴侶的研究發現,OC使用對降低HIV感染的危險有關系。
目前,多數的專家認為,OC使用者中觀察到的HIV感染危險性的任何增加,可能與行為機制有關,例如缺乏屏障方法的使用,而不是因生物學機制造成的。在現有資料基礎上,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計生聯(IPPF)兩組織建議不改變目前規定的方法。另外,應細致設計與生物學因素(包括宮頸上皮異位)有關的OC使用和HIV感染危險性之間相互關系的研究,才能說明其可能的聯系。對使用OC的婦女和可能接觸性傳播疾病(包括HIV感染)的婦女,應該勸告她們使用避孕套或殺精劑等屏障方法來減少患性傳播疾病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