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月經期間拔牙恐怕大家都知道,但拔牙與服避孕藥的關系,好多人并不知曉。
有一種叫干槽癥的病,指的是拔牙以后,發生牙槽窩凝血塊溶解,牙槽骨暴露及壞死。患這種病的人,常在拔牙3~5天出現向耳顳部放射的持續性劇烈疼痛,局部淋巴結腫大、壓痛,也可有張口受限、食欲不佳、低熱、全身不適、睡眠差等癥狀。令人吃驚的是,下頜阻生智齒拔除后,干槽癥的發生率由原來的0.5%上升到68.4%,其原因多種多樣,與口服避孕藥也有關。
有位醫生為了證實口服避孕藥與干槽癥之間的關系,選擇了78名健康婦女,年齡在17~37歲,這些人兩側智齒均為阻生,但無急性炎癥。他將39名沒有使用口服避孕藥的編為一組,將另外39名服用口服避孕藥的編為第2組。每人在月經周期的第1天拔除一側阻生智齒,在月經周期的第14天拔除另一側阻生智齒。所有手術均由同一位醫生,用同樣的麻醉劑和按標準方法拔除。拔牙后第1、4、7天進行檢查,觀察是否發生干槽癥。結果,有27名患者的28只牙發生了干槽癥,其中有18只發生在口服避孕藥組,特別是月經周期第1天拔牙的占最多。沒有使用避孕藥組干槽癥的發生率只占12.8%,在月經周期第14天拔牙的干槽癥發生率最少。發生干槽癥的27例中,月經周期第1天拔牙的占了17例。可見關系十分密切。
口服避孕藥使干槽癥發病率增加的原因可能是避孕藥使纖維蛋白質分解活動增加,凝血塊被破壞的原因,而月經周期第1天拔牙使干槽癥發生率升高的原因是由于此時唾液中纖維蛋白溶酶原的前體激活物增加,達到最大值,當傷口與唾液接觸時,凝血塊過早被破壞而影響愈合。這與月經前、中期和經期剛結束時的情況是一致的。
拔牙如此,口腔及其他部位的手術也如此。因此,女性朋友拔牙不僅要避開月經期,還要避開口服避孕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