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一名僅15歲的少女竟采取服用避孕藥的辦法來推遲月經。目前,這名少女因亂服藥引起嚴重胃腸疾病,被送到醫院治療。這名少女平時好勝心特強,在此之前,她為了應付兩次重要的分班考試,已經偷偷相繼服用了20多顆避孕藥。
最近,她所在的中學正在舉辦秋季運動會,為保佳績,又一次大量服用避孕藥。前日上午,此女終因服藥過多而引起盜汗眩暈,四肢無力,腸胃不適,被送進醫院。
這件事說明了一個道理:“藥物和毒物并沒有根本區別”。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有時確實需要改變月經來潮的時間以適應工作、學習、生活的需要。比如運動員要參加比賽、學生參加重要考試(例如高考)、野外旅游等,使人能夠在平常生理狀態下應付重大事件,讓月經在事件過后來潮。推遲月經來潮的辦法有很多種,如果單從推遲月經方面考慮,口服避孕藥確實可以達到這個目的,但只偶用于沒有其他藥物可用的時候。對于一個15歲的青春期少女來說,這種辦法是不可取的。
避孕藥,顧名思義,其主要功用就是避孕,藥物的設計當然是圍繞避孕這一主要目標而行。
它的避孕機理主要是:
一、抑制排卵:主要作用于人的下丘腦和垂體前葉,影響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分泌和生理效應,從而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影響卵泡的成熟和排卵;
二、影響宮頸黏液的性狀,減少黏液生成,增加黏液粘稠度,影響精子穿越宮頸;
三、改變子宮內膜的變化,使子宮內膜的改變與月經周期不同步,影響孕卵著床而起到避孕作用。 對于成年女性來說,按服藥要求服用避孕藥是安全的,但是患有急慢性肝炎、腎炎、子宮肌瘤、乳房腫塊、惡性腫瘤、糖尿病、高血壓、甲亢和血栓性疾病的患者則不宜使用。
一般情況下,多數成年婦女使用避孕藥并無明顯不適,僅少數人服用后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副反應。常見的有:
一、胃腸道反應;類似早孕反應的癥狀,表現為惡心、食欲減退甚至嘔吐、腹瀉;
二、神經系統癥狀:頭暈、乏力、嗜睡。遠期發生的副作用則可能有月經不凋(包括月經量增多或減少甚至停經)、體重增加、皮疹、瘙癢、色素沉著等。一般停藥后均可自然恢復正常。
那么,這位少女的情況又是怎樣呢?首先,15歲的少女從體格、體重來看已接近成年人,但她仍處在青春期,生殖系統尚未完全成熟,生殖內分泌的功能與調節還處于從少年期向性成熟期的過渡階段,因而對成年人是安全劑量的避孕藥對她來說就可能是超量的,出現副作用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必然明顯高于成年人。
從少女服用避孕藥這件事可看到我們目前對青少年的性生理教育是不夠的。除了醫務人員,全社會也都應關注這個問題,應讓青少年對自身有一定了解,防止類似冒失、幼稚的做法發生。當真正需要調整月經周期以應付某些特殊事件時,應當請專業的婦產科醫生制訂方案以避免出現意外。像這位少女為了參加運動會和考試而服藥卻最終要住院治療,那就大違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