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證】妊娠19周前,要求中斷妊娠而無禁忌癥者。或因某種疾病,如嚴重心臟病、腎炎、肝炎,不宜繼續妊娠者。
【施術前準備】
1.詢問病史。
2.一般體查及婦科檢查,必要時做血、尿常規,肝、腎功能,陰道分泌物檢驗,全面了解受術者情況。
3.備負壓吸引器械,可用負壓瓶或吸引器。
(1)負壓瓶:可用火罐法或吸引機抽氣法制備。火罐法系選用250~500ml的廣口玻璃瓶口置厚橡皮塞,塞中心插入8mm直徑的金屬管,管上套同樣口徑的粗橡皮管,用夾子夾緊橡皮管,在瓶內倒入95%酒精5ml,搖晃負壓瓶,使酒精分布在瓶壁上,然后投入點燃的酒精棉球或點燃的火柴,使瓶內酒精燃燒,立即蓋緊瓶塞,可形成約53.2kPa(400mmHg)的負壓,也可用空針或其他負壓器抽空瓶內的空氣制備成負壓瓶。
(2)手抽或腳踏負壓吸引器或自動控制電動吸引器。(專供人工流產用)。
4.備婦科常規檢查器械及用具、宮頸鉗、卵圓鉗、擴官器、探針、吸管等。
【操作方法】
1.同宮內節育器放置術1~5,但術者應洗手、穿消毒衣。官頸一般擴張到比吸管大1/2號。用擴張器時取執筆式,小指支撐于外陰,依子官方向緩慢擴張宮頸,避免突然深入宮腔導致子宮穿孔,擴宮時一般自5號開始,依次擴張,用力均勻,不用暴力,擴宮器通過內口時有緊縮感,通過內口后有落空感,勿再深入宮腔以免損傷子宮。
2.按子宮腔深度用6~8號吸管接上負壓瓶的橡皮管,將吸管沿子宮方向送達宮底,后退少許再松開負壓瓶橡皮夾,開始吸引,按順序將吸管自宮底至宮內口反復轉動,吸管窗口面對宮壁尋找胚胎著床部位(一般前位子宮孕卵著床在前壁,后位子宮孕卵著床在后壁)。吸到胚胎時感到有組織流經吸管的震動感,即可在該處吸盡組織,如有組織堵塞吸管,應先將橡皮管折疊捏住而后取出吸管,用卵圓鉗鉗去堵塞之組織,再將吸管送入宮腔,松開折疊處再依次遍吸宮腔及兩側宮角,直至感覺宮腔縮小,宮壁由光滑變為粗糙,吸頭緊貼宮壁,取出吸管僅帶出少許血性泡沫,表示吸盡,而后折疊橡皮管,取出吸管,再換用小號吸管或用小刮匙按順序遍刮宮腔一周及兩側宮角,證實吸盡為止,術后復測宮腔深度,一般可縮小1~3cm。
3.如受術者要求,此時可放環。
4.取下宮頸鉗,如鉗夾處出血,可以用紗布壓迫或用卵圓鉗夾壓止血后,取出窺器。
5.檢查吸出的絨毛及胚胎等組織與妊娠月份是否相符。如未發現絨毛組織,應將吸出物送病理檢查,慎重考慮有否誤診、漏吸或宮外孕等情況,并緊密隨防。
6.填好手術記錄。
【注意事項】
1.同腹式輸卵管結扎術1。
2.術中要根據孕周及擴宮號數選擇負壓及吸管。
3.術后臥床休息1~2小時,注意觀察陰道流血及腹痛情況。
4.術后保持外陰清潔,血未凈時禁盆浴,1月內禁性生活。
5.術后少量陰道流血為正常現象,若出血超過10天或腹痛、發燒,應復診。對可能有感染的病例,應及早給抗生素預防感染。
6.術后休息2周。
7.進行避孕宣傳,指導避孕方法,適合放節育器者,可在術時或術后放置;對有絕育要求者,亦可在吸宮啟隨即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