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措施:在性生活中不妨嘗試一下較“安全”的姿勢,即男性用肘關節支撐體重,使其腹股溝不必擠壓女性尿道。
性生活結束后,盡可能多地飲水,這樣有助于通過尿液排出帶走可能致病的細菌。性生活開始前,用溫水和肥皂清洗陰道和肛門,男性也應該清洗陰莖,減少交叉傳染的可能性。
病誘因2:性感內褲
性感內褲由于其低腰、纖細的結構設計,底褲部分非常容易在運動中發生錯位,難以避免地將直腸附近的細菌帶入尿道。
預防措施:如果你對性感內褲情有獨鐘,不妨選擇底褲部分較寬、較平的款式,這種款式不太容易錯位變形。另外,最好選擇棉質底襯的內褲,以保持良好的透氣效果。
細菌性陰道炎
常識儲備:細菌性陰道炎是最常見婦科疾病之一,如果治療不及時,可導致孕婦流產或早產,危險性極大。因為細菌性陰道炎的癥狀與由乳突病毒(HPV)引起的宮頸癌的臨床表現非常相似。一旦出現類似的癥狀,應該盡快到醫院檢查。婦科醫生能夠通過宮頸涂片辨別細菌性陰道炎和宮頸癌。
致病誘因1:吸煙
有充分的科學證據表明,吸煙的女性患細菌性陰道炎的危險遠遠高于不吸煙的女性。香煙中所含的化學成分會減少女性陰道內具有平衡保護作用的乳酸菌的數量,從而使細菌性陰道炎的致病細菌有機會大量繁殖,導致感染。 預防措施:最徹底的解決辦法— 戒煙。
致病誘因2:宮內節育器
安放宮內節育器的風險在于,大量細菌可能通過節育器周圍的毛細血管進入子宮,改變子宮和陰道內的細菌平衡,最終導致細菌性陰道炎。 預防措施:大約1/3放置了宮內節育器的細菌性陰道炎患者在痊愈后的6個月內再次復發。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醫生會讓你服用抗真菌藥物或建議你選擇其它避孕方式。
致病誘因3:清潔方式不當
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日常清潔方式選擇不當,可能導致維持子宮和陰道內環境平衡的乳酸菌大量減少,不但無法促進健康,反而增加婦科疾病,特別是細菌性陰道炎發病幾率。
預防措施:不要過于頻繁地清洗陰道。女性下體出現少量分泌物屬于正常現象,而且這些分泌物并不像我們想象得那么骯臟,正是這些分泌物維持著陰道內的酸堿度平衡。如果你擔心下體散發異味,可以選擇吸水性強、透氣性好的棉質內褲,并經常換洗以保持下體的干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