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以營養不良性占大多數,其中嬰幼兒約占總數的一半以上,孕婦也較為常見。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有一定的下降。要提高我國人口的素質,防止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十分必要。
在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的診斷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病史:如患者的飲食情況,攝入量是否充足,有無偏食,嬰兒是否及時添加輔食,婦女的妊娠情況;有無胃腸道慢性疾病及手術史;有無肝病史;有無服用影響葉酸和維生素B12吸收的藥物;有無嗜酒等。
2)臨床表現:除了貧血的一般表現外,患者有否舌面光滑如“鏡面舌”或舌面絳紅如“牛肉舌”;有無神經系統癥狀,如末梢神經炎及精神異常等;有無蛋白質營養不良而發生的眼險浮腫、下肢凹陷性水腫等。
3)實驗室檢查主要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血常規:呈大細胞或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均減少,以紅細胞減少更明顯;紅細胞大小不均,易見橢圓形巨紅細胞、異形紅細胞或嗜多色性紅細胞;網織紅細胞輕度增加或正常;白細胞和血小板可減少,中性粒細胞呈多分葉現象。
(2)骨髓象:紅細胞系統增生活躍,以早及中幼紅細胞為主;粒紅比值明顯減低;可見巨幼紅細胞,胞體及4胞核均增大,核染色質纖細、疏松,著色淺淡;粒細胞系相對減少;巨細胞數正常或增多。
(3)其他:用生物或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清葉酸和維生素B12及細胞內葉酸濃度,可低于正常值,這是診斷本病的重要指標;胃液分析,多數患者胃液分泌減少,胃酸濃度降低,胃蛋白酶含量減少或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