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片上的裂紅細胞(紅細胞碎片),顯微鏡
這里能看見為數眾多的裂成碎片的RBC。一些不規則的形狀象“頭盔”樣。這樣的裂成碎片的RBC被成為“裂紅細胞”,并且預示小血管病的溶血性貧血(MAHA)或其他原因的血管內溶血。這種發現對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來說是典型的。
小血管病的溶血性貧血(MAHA)的CBC,圖表
患有小血管病的溶血性貧血(MAHA)的患者的CBC顯示RDW(紅細胞分布寬度)明顯地增加了,這是因為這群RBC的大小和形狀顯著的變化了。
涂片上紅細胞中的豪-若二氏小體,顯微鏡
視野中心部分的RBC含有幾個豪-若二氏小體,或殘余的核染色質內容物。正好在這RBC的下方有一個有核RBC。異常和年老的RBC典型地經脾除掉。增加的異形紅細胞癥和紅細胞大小不等癥,以及RBC內容物的出現均提示脾已不存在。
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的CBC,圖表
這個CBC的結果提示球形紅細胞增多癥,其RBC小而圓(而不是通常兩面凹的外觀),且血紅蛋白含量增加。這里經增加的MCHC(血球平均血紅蛋白濃度)表示出來。這是極少見的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另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中的RBC也有相似的表現。
球形紅細胞增多癥,外周血涂片,顯微鏡
大多數這些RBC的體積都很小,并且缺乏中部蒼白的區域。這些RBC是球形紅細胞。在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中,紅細胞定形素關鍵的RBC細胞支架的膜蛋白是缺乏的。這樣生成的膜不穩定,從而導致細胞處于最小的體積球形。在實驗室中,經增加的滲透性脆性表示出來。球形紅細胞的生存期限不及正常的RBC長。
球形紅細胞增多癥,脾,高倍鏡
在這例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中,竇狀隙被RBC塞滿了。球形紅細胞的滲透性脆性增加了,因為RBC每單位體積內減少了表面積。主要的臨床癥狀是貧血,脾腫大和黃疸。細小病毒感染可導致發育不全危象。
涂片上紅細胞嗜堿性點彩,顯微鏡
中央的有核RBC細胞質中含有嗜堿性點彩。這提示骨髓的毒性損傷,如鉛中毒。另外, 這樣的點彩在其他幾種貧血癥也可見,如巨幼紅細胞貧血癥。
涂片上非典型的淋巴細胞,顯微鏡
這里所見的WBC是“非典型的”淋巴細胞。之所以是非典型的,是因為它們更大(更多的細胞質),以及它們的核中有核仁。
細胞質因RBC包繞而成鋸齒形。這樣的非典型的淋巴細胞常和傳染性的單核細胞增加癥聯系在一起。
佩-休二氏核異常(二葉嗜中性粒細胞)的涂片,顯微鏡
如果大部分嗜中性粒細胞出現二葉,那么就提示一罕見的、遺傳的、被稱為佩-休二氏核異常的情況。這是雜合子的情況。純合子是致命的。要知道有這種情況,當你得到的主要是經手工鑒別計數的結果時,WBC計數卻是正常的,或者患者顯示無感染或炎癥。
鐮狀細胞貧血癥涂片,顯微鏡
這是出現鐮狀細胞危象的鐮狀細胞貧血癥。當氧分壓低時,異常的SS血紅蛋白有結晶的傾向,并且RBC變長,薄的鐮刀樣形狀淤積在毛細管中,進一步減少的血液的流動和氧分壓。帶有鐮狀細胞特性(AS血紅蛋白)的人并不常發生這種情況。
鐮狀細胞貧血癥涂片,顯微鏡
這里是另一個鐮狀細胞危相中出現嚴重的腹痛的,有SS血紅蛋白的患者的鐮狀紅血球。鐮狀細胞易于粘貼在一起,堵塞小血管,減少血流而導致局部缺血。
鐮狀細胞貧血癥的“自體脾切除”,肉眼
雖然在幼年早期鐮狀細胞貧血癥可導致脾增大,但在青春期由于異常的RBC持續的郁積和被圈套,從而極大的減少了脾的體積。有時這中情況被叫做“自體脾切除”。這里看到的是患有鐮狀細胞貧血癥的患者殘余的少量的脾。
輸血的CBC,圖表
這里是患有嚴重貧血癥的病人正在進行輸血時的CBC。如在圖表中左下能見到的那樣,RBC的量是雙倍的。另外,因貧血而引起的網狀細胞增多也提高了MCV。
骨髓增加的頭骨,肉眼的
嚴重的慢性貧血癥(如地中海貧血癥和鐮狀細胞貧血癥)可提高骨髓反應生成RBC。這中促進紅細胞生成的機制可以增加骨髓的量,并且增加骨髓存儲部位的骨髓量,如這里所見的頭骨,但這不是常見的。頭骨骨髓的增加可以導致頭骨形狀變化,“前額隆起”或額頭突出。
涂片上的SC血紅蛋白病,顯微鏡
視野中心是一個成直角的RBC,提示有SC血紅蛋白病存在。S血紅蛋白和C血紅蛋白多存在。RBC可能成鐮狀細胞樣,但不如SS血紅蛋白那樣常見。C血紅蛋白導致“靶”細胞中心略帶紅色的RBC的形成。
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低倍鏡
這個骨髓活組織檢查中可見其造血元素明顯減少。這是一例再生障礙性貧血。當然,除RBC外,血小板和粒細胞通常也減少了。原因有時是藥物或毒物,有時是傳染病。當找不到原因時,則稱做先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