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節奏的不斷加大,許多人由于過度的勞累,會出現臉色發白,渾身無力,頭暈目眩的癥狀,那么此時的你就應該注意了,您肯能已經換上了貧血的癥狀,那么該如何治療呢?
.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脾虛是本病的關鍵,故健脾益氣生血是主要治法。因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健則氣血化源充足。“氣為血帥,血為氣母”,血虛伴有不同程度的氣虛,故補血不宜單用補血藥,而應當配伍補氣藥,以達到益氣生血的目的,并配服含有鐵質的藥物制劑,其療效顯著。
1)肝血虧損
即肝血虛。可見頭暈目眩,視物昏花,肢體麻木,月經不調、或閉經,面色無華或萎黃,爪甲不榮,舌淡苔白,脈虛弱等。單純的“肝血虛”并不多見;有關癥狀常見于其他的貧血證型中。下列中成藥即以補血養血為主。
(1)四物合劑(丸):含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功能補血、調經。肝血虛而兼有月經不調者尤宜。口服,合劑每次10~15毫升;蜜丸每次1丸。
(2)阿膠膠囊(口服液、膠塊):本品專于補血滋陰。尤宜于血虛或兼有出血者。口服,每日2次,膠囊每次1袋(8克);口服液每次1支;膠塊每次3~9克。
2)脾虛血虧(或心脾兩虛)
證見疲倦乏力,面色萎黃或無華,食少腹脹,便溏,頭昏眼花,月經量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心脾兩虛者,兼見心悸怔忡、失眠多夢,或煩躁等。該證型在貧血的證型中比較為常見。下列中成藥即以補脾養血為主;心脾兩虛者,兼以養心安神。
⑴歸脾丸(濃縮丸、合劑):含黨參、黃芪、白術等。功能補氣健脾、養血安神。脾虛氣弱而有心血虛虧者尤宜。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克;濃縮丸每次8~10丸;合劑溶液每次10~20升。
3)氣血兩虛
證見眩暈,面色不榮或萎黃,爪甲不榮,疲倦乏力,心悸氣短,或月經不調,舌淡苔薄白,脈細無力。該證型在貧血的證型中最為常見,有效藥品也較多。下列中成藥即以補氣益血為主。
看過之后的各位有沒有對貧血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呢?多吃大棗也是可以進行補血的哦!希望小編的解答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