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數人眼中,乳房自檢是嗬護乳房健康最便捷的手段。但對其有效性,有些學者卻心存疑慮。近日,甚至有人指出,乳房自檢弊大于利!
7月18日,據美國廣播公司、英國廣播公司等多家媒體報導,一項涉及38萬多人的調查顯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乳房自檢會提高乳腺癌的檢出率、降低死亡率,相反,還會增加女性進行乳房活檢的機會,以致帶來更大的傷害。
“聽到這一結果,我并不吃驚。”國內著名的乳腺癌專家、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乳癌科主任江澤飛教授對記者說:“類似調查以前也有過,但把這一結論放到中國女性身上,仍要慎重。”
江澤飛說,首先,中西方的國情不一樣,在歐美等醫療保健體系完善的國家,即使不做自檢,每年都會給女性做一次乳房鉬靶檢查,這對早期發現乳腺癌意義重大。但在中國,2006年底的一項萬人參與的調查顯示,近八成女性從不做乳房檢查。在這樣的現狀下,過度否定自檢意義,只會讓女性失去及早發現自身疾病的機會。“現在臨床上腫瘤長到七八公分才來看病的并不少,可如果她能定期自檢,肯定不會是這種狀況。要知道,早期乳腺癌的治癒率和晚期乳腺癌相比,有天壤之別。”
其次,在這次調查中,英國衛生部雖然批駁了“流于形式”的每月乳房自檢,卻沒有否定女性觸摸自己的乳房、瞭解自己乳房的重要意義。英國研究者指出,女性嗬護乳房健康的最佳方法,是要瞭解什么才是正常的,并定期觸摸乳房,以便能覺察到最微小的變化。從觸摸——注視——檢查,到結合B超、鉬靶等現代醫學技術,對提高乳腺癌的檢出率、降低死亡率,意義重大。
最后,至于此次調查中關于“乳房自檢會增加活檢幾率”的論斷,江澤飛認為:平時乳房不適的女性是否做活檢是需要影像學證據的。而且,還要考慮到,自檢研究組中活檢次數的增加可能受到試驗需要等人為因素的影響。“決不能因此而抹殺乳房自檢在早診中的意義。”
因此,江澤飛建議,女性每次月經后一周,就應看看自己有無異常的腫塊、乳頭溢液和皮膚改變。最好每年找專業醫生做一次查體,以便根據其年齡段和家族遺傳風險做好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