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女性來說,第二性征-乳房就是必須常常自我檢查的地方。
事實上,乳房從青春發育至二十幾歲期,乳腺的增生,使得乳房呈現健美 而富彈性。三十歲后,皮下的脂肪開始堆積而相對乳房(乳腺)結締組織 比例減小,使乳房逐漸下垂。四十至四十五歲以后,由于荷爾蒙的刺激減 少,乳腺逐漸萎縮,皮下脂肪占據更多的空間,乳房也就更進一步的下垂 。
以上,再再顯示乳房的變化是代表身體新陳代謝及內分泌機能的重要指 標。月事的前后,乳房常有不定期的疼痛發生。由于女性荷爾蒙動情素中,還有次分類的荷爾蒙E1、E2、E3,分別刺激乳腺管上皮、乳房結締組 織及乳腺管分泌。當三者的荷爾蒙分泌不均勻時,就造成了相對性的抗衡 而阻塞。此時,管內的分泌物則無法順暢流通,引起腫脹疼痛。其發生頻 率往往跟精神壓力與情緒有關,常常不需任何處理,經一段時間,荷爾蒙自我平衡后就自愈了。急性期,以局部熱敷或止痛劑可暫時緩解。 根據研究報告,一群月經失調的婦女,每天短跑20~30分鐘。
兩個月后,80%的婦女可恢復正常,抽驗她們血中動情素的量也恢復正常,足 足證實"運動"除了可放松情緒外,也可調節體內荷爾蒙的分泌。但是切不可把做家事的"勞動"當成"運動"。勞動是要動腦、花精神及肌肉也不協調的。
另一項調查,東方人吃較多蔬菜、水果。血中女性動情素較低,罹患乳房 的機率較小。所以,在三、四十年前,亞洲人(中國、新加坡、日本)罹 患乳癌的比率為世界倒數第三。但是近二十五年來,卻成倍數劇增,非但 如止,雖然在今日乳癌罹患率還是歐美人高,但是亞洲人得病后的死亡率 遠較歐美為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預防篩檢及教育工作不積極。因此,在 歐美早期乳癌(腫瘤大小<1公分)發現率占30%~60%,然而亞洲 大約在10%以下,早期乳癌的發現,其完全治愈存活20年以上的超過 90%。但是其多半是無法以手觸摸察覺的,而是必需以乳房攝影或乳房 超音波檢查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