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2日,一個新的研究結果說經過四年的隨訪,他們發現乳腺癌切除術后放療一周,而不是像以往那樣放療6-7周,看起來能帶來同樣的效果。這個新的研究結果給人們帶來了希望。
如果放療一周真的能與傳統的放射療法帶來相同的結果,那么這個稱為APBI的多中心,大型臨床試驗就會讓更多的女性有了希望,就會有越來越多早期乳腺癌的患者選擇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術,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為了避免術后放射治療而選擇乳腺癌根治術。
人們發現,那些適合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術的患者最終只有一半人選擇了這個術式,原因就是患者家庭或工作的地方附近缺乏放射設備,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放射的時間過長。
“有的女性住的地方離放射中心有好幾百公里,還有些人不能離開工作崗位6~7周”,研究者皮特.D.貝斯(Peter.D.Beitsch)說到,她是臨床博士,“這些女性大部分最后都選擇了乳腺癌根治術”。
有爭議的短期放療
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于2002年批準使用短期放療用于治療乳腺癌,但是一直以來該療法都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推廣使用。
同傳統的照射整個乳房不同,短期放射療法通過一個特殊的導管將射線集中到腫瘤切除部位,從一個很小的放射源中發出射線。
“坦率的講,這個技術在腫瘤學界和放射學界是有爭議的,部分原因就是我們沒有長期隨訪的數據支持它”,貝斯說。
為了彌補這個缺陷,貝斯和她的同事們對那些接受了短期放療的患者進行了四年的隨訪。
他們將第一批共400個病人的數據在美國腫瘤放射治療學協會的年會上作了公布。
數據表明,在治療四年后,這些施行了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術,隨后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放射治療的患者,四年后腫瘤復發的概率只有2%。
貝斯說,與傳統的6-7個星期,照射整個乳房的放射療法比起來,這個復發率一點都不高,和傳統療法一樣有效。
“很明顯,隨著我們隨訪時間的延長,我們就會得到更多信息,但是這些早期的隨訪數據已經讓我們很興奮了”,貝斯說。
放射學家菲利普M.戴維表示同意。
戴維是美國一家大型女性醫院的近程放射治療部門的主任,也是哈佛大學醫學院腫瘤放射科的助理教授。
慎重選擇是關鍵
不是所有處于腫瘤早期的女性都適合做短期放療。
年齡小于45歲,腫瘤直徑大于3厘米,乳房周圍淋巴結病受累,以及乳房切除術中冰凍切片發現腫瘤塊切除邊緣病理檢查陽性的女性均不適合作短期放療。
分葉狀的腫瘤,即起源于乳腺導管而不是乳腺腺泡的腫瘤,也同樣不適用于短期放療。
雖然有這么多限制,貝斯說,還是有大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適合做這個治療。
戴維也說,現在是時候推廣短期放療了。
“雖然有權威的數據表明這個治療很安全,但是直到現在,已經2008年了,大部分適合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術的病人依然不得不選擇乳腺癌根治術,就是因為放療的原因,這可以說是美國醫療界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