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某媒體報道,有位農婦自己發現右乳房有一腫塊,已兩個多月,她所在地的衛生院醫生說,乳房腫塊肯定是癌,快去腫瘤醫院吧!腫瘤醫院門診醫師當即做乳腺腫塊穿刺,半小時后穿刺報告出來了,為乳腺結核,不是癌。
可是回到鄉里,基層醫生說,從來沒有聽說過乳腺生結核,不會搞錯吧?這位農婦只好抱著一線希望再找更好的醫院就診。當醫生為她仔細檢查后,結果符合乳腺結核病。盡管醫生告訴她不要擔心,是乳腺結核而不是癌,能治好的。可這位農婦還是低聲自語著:“那為什么鄉里醫生說是乳腺癌,要割掉乳房呢?”
經過半年的正規抗結核藥物治療,農婦乳房的腫塊完全消失。半年后的她,像換了個人一樣,直到此時她才真正相信自己生的是乳腺結核,不是癌。
其實,結核病除了發生在肺、胸膜等臟器之外,在肺外臟器也很多見,如喉結核、皮膚結核、肝脾結核、泌尿生殖系結核、淋巴結核、乳腺結核等等。
那么乳腺結核是從何而來的呢?據乳腺外科專家介紹,乳腺結核的好發年齡在35~45歲之間,平均病程在2~8個月。其發生的原因可能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第一,直接接觸感染,也就是說結核菌經乳頭或乳房皮膚創口直接感染。
第二,血行性感染,如肺部結核經血道播散。
第三,鄰近結核病灶蔓延,如肋骨、胸骨、胸膜結核的蔓延。
第四,淋巴道逆行播散,同側腋窩淋巴結、頸鎖骨上淋巴結逆行播散到乳腺。
專家還表示,患有其他臟器結核的婦女,當機體免疫能低下時 ,容易感染多器官的結核病。
乳腺結核的表現多樣化,一般可以自己捫及乳房結節或出現小膿腫、小潰瘍,此時應到醫院去檢查,通過乳腺結節的穿刺,可以確診。一旦出現潰穿、瘺道形成,長期換藥傷口不愈,應該取傷口分泌物做結核菌涂片及培養,以得到細菌學的確診。
乳腺結核誤診為乳腺癌者,高達50%左右。曾有一女士右乳房潰爛已8個月,一直誤診為乳腺癌,經多次切開排膿,每次都是施行放射狀切口,形成車輪狀的累累疤痕,使乳腺變得像個壓扁裂開的豆沙包。經過8個月的誤診,最后才經病理診斷為乳腺結核。
專家再三表示,乳腺結核病一旦確診后,一般采取正規的抗結核藥物治療。單純的乳腺結核病灶,經治療后可以完全吸收。出現寒性膿腫后需做切開引流或穿刺排膿。有潰瘍的乳腺結核,除了每天用藥外,還需每天換藥。一般來說,經正規療程(6~9個月)的抗結核治療,預后是良好的,罕見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