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減少濫用雌激素,堅持篩查是主因
每個女人都希望擁有健康、美麗的乳房,但乳腺癌卻成為了潛伏在女性身邊的頭號“殺手”。最新一期美國《新聞周刊》的封面文章給我們帶來一個好消息———自1999年以來,乳腺癌在美國的發病率以每年約2%的速度正在下降,到現在,十年已經下降了20%。
醫學研究者們試圖從多個方面對這一現象進行探求和解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家南希•克里格及其同事對35萬多名乳腺癌患者的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乳腺癌發病率下降與更年期激素代替療法減少有關。這之后,超過1/3的絕經期女性將激素藥片扔進了垃圾桶。而隨著激素代替療法的減少,乳腺癌發病率也開始隨之下降。但同時,也有專家認為,降低乳腺癌發病率的最大功臣還是篩查。
“無論如何,美國已經用鐵的事實告訴我們,乳腺癌發病率是能夠得到控制的。”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中心副秘書長、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乳癌科主任江澤飛教授說。對于下降原因,江澤飛認為有三點,第一,不再濫用雌激素功不可沒。雌激素是一種生理性激素,一旦水平升高,會延長雌激素對乳腺上皮的刺激,改變體內內分泌環境,導致細胞惡變,造成乳腺癌的發生。第二,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大規模的乳腺癌篩查,當時大批可能患乳腺癌的病人已經被發現,所以近些年患病率會有所下降。第三,“對乳腺癌知識的普及和預防也是其發病率下降的重要因素。”江澤飛說。
但就在同時,我國乳腺癌發病卻呈現出了“一年更比一年強”的勢頭。江澤飛介紹說:“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地區,乳腺癌的危害愈演愈烈,已成為威脅女性健康最嚴重的疾病,并且發病年齡也不斷年輕化。”
“因此,美國乳腺癌下降的因素中有不少值得借鑒的經驗。”江澤飛認為,在鼓勵患病者積極治療的同時,遠離可控的誘發因素能減少乳腺癌的發生。首先,呼吁限制激素代替療法,減少激素濫用對乳房可能帶來的傷害。面對目前市場上號稱能駐顏的保健品,女性朋友購買時一定要小心;也千萬不要為了挽留日漸流逝的青春,濫抹化妝品。其次,加強乳腺癌篩查工作。國家應予以更多投入,自己也要重視篩查、體檢。再次,每天適量補充蔬菜、水果和蛋白質,盡量減少高脂油炸飲食。最后,加強健康教育,讓女性更多了解乳癌,做好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