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1日—17日是第十六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本屆宣傳周主題是:“關愛生命,科學防癌,讓生活更美好”。而對于女性第一殺手——乳腺癌,如何做到科學防治,這是乳腺醫療領域非常關注的一個話題。4月14日,北京醫師協會乳腺檢測專家會診中心、北京天宜乳腺醫院、北京醫療整形美容協會隆乳并發癥診治中心在北京天宜乳腺醫院舉辦了一場由近千人參加的“關愛乳腺、科學防癌、讓生活更美好”大型乳癌防治公益科普活動。
“得了乳腺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耽誤不去治療”
在活動現場,到會的所有嘉賓都佩戴了粉紅絲帶,而許多專程前來咨詢的女性朋友也饒有興趣地佩戴了由主辦方提供的粉紅絲帶。活動由藝術天才倫勃朗創作的名畫——《沐浴的芭特葉巴》開場.在多年后,這位芭特葉巴女士左側腋窩部隆起的包塊兒也被醫學家懷疑患有乳腺癌。在活動現場,在座的專家和所來咨詢的患者觀看了由北京天宜乳腺醫院所發起的“關愛乳腺,科學防癌”公益宣傳片,片中女主人公患有乳腺癌,最后她痛苦地做了乳房切割手術,這也讓她無法面對殘缺的自己。視頻片的播放震撼了在場的每一位嘉賓,很多人表示要珍惜美好的生命,熱愛美好的生活,要關愛自己的乳房,進行科學化的防癌。
原中國抗癌協會乳腺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天宜乳腺醫院乳腺外科學科帶頭人方志沂教授,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常委、北京協和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北京天宜乳腺醫院乳房整形美容科學科帶頭人喬群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乳腺中心主任張保寧教授、北京軍區總醫院乳腺中心牛敏副主任等國內醫學界著名專家出席了此次活動。
就如何預防和應對乳腺疾病,如何進行科學的早期發現和治療作了深入、細致的知識講座和現場咨詢,同時專家也特別提醒:對抗乳腺癌,關鍵在于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因此,進行定期的乳腺檢查必不可少。同時來自北京抗癌樂園的抗癌明星們,展示了精彩的文藝表演,她們都曾經患過乳腺癌,最長有15年的乳癌史,她們積極治療并重塑自己的人生,從參與社會活動中重新找到了快樂.在現場藝術團的抗癌明星們表演了琵琶樂舞,表達重塑自信的美麗,戰勝癌魔的信心。
藝術團陳團長說:得了乳腺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耽誤不去治療,尤其是女性要經常去體檢,早發現早治療,沒有可怕的。
保乳和乳房再造則將成為未來乳腺癌治療趨勢
記者了解到,本次科普和公益咨詢活動受到了公眾的廣泛好評和積極參與,大家紛紛表示,這樣一個能夠讓公眾與眾多專家親密交流,病患家屬互相傾訴抗癌體會的活動讓他們受益匪淺,相信隨著整個社會對乳腺癌關注度的增加,必將在全社會掀起一股關愛乳腺、科學防癌的良好風氣。同時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本次科普公益咨詢活動引導廣大婦女朋友樹立科學的乳腺健康概念,提高進行乳腺定期醫學檢查的意識,讓更多的乳腺疾病患者能夠及時掌握疾病情況,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北京天宜乳腺醫院乳腺外科學科帶頭人方志沂教授說,由于乳腺癌防治早發現、早診斷觀念在我國的認知度還比較低,導致乳腺癌的保乳率也十分不理想,如果,乳腺癌防治早發現、早診斷觀念能夠普及開來,那么保乳和乳房再造則將成為未來乳腺癌治療趨勢。美國的女性70%以上每年參加一次乳腺專業檢查,使得90%的乳腺癌在早期就被診斷出,而僅僅通過自檢,往往早期的癌腫無法發現,摸到腫塊時往往有可能是是乳腺癌中晚期,錯過最佳保乳治療時期。
因此,對于不同人群的乳腺檢查建議:
1、35歲以下女性應每年接受一次乳腺彩超檢查。
2、35歲以上的女性每年應做一次乳腺B超,再加上一次鉬靶X線檢查。
對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如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經初潮年齡小于12歲或絕經年齡大于55歲者、第一胎生育年齡大于35歲或未生育、產后未哺乳者、有較長時間的乳腺增生等,建議在定期乳腺X線檢查的同時,可選擇乳腺專用磁共振進行定期檢查。
年輕女性,乳房較大,乳腺腺體豐富致密者,最好也首選乳腺專用磁共振進行乳房定期檢查。“關愛乳腺,科學防癌”,北京醫師協會乳腺檢測會診中心對外發布乳腺健康咨詢熱線:400-623-6666,有任何乳腺疾病問題的人群均可24小時撥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