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每年新發乳腺癌達120萬人,是女性中第一高發的腫瘤。
自2003年粉紅絲帶正式飄進中國,廣大女性對于乳腺健康問題也越來越關注。然而,與此關注形勢同樣看漲的還有每年不斷攀升的乳腺癌發病率:報告顯示,乳腺癌已成為我國上升幅度最快的惡性腫瘤,在過去30年中,上升比例高達96%。與歐美不同的是,我國的乳腺癌呈現年輕化趨勢,很多集中在40歲左右。
得益于現代化的檢測和治療手段,以及“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一直呈下降趨勢,同時各種新的治療技術和藥物的出現,讓乳腺癌真正實現了綜合治療,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可長達30年。事實上,即使在過去,也從來不乏乳腺癌患者長期生存的病例,比如張學良的原配妻子于鳳至女士,她在早年的乳腺癌手術后依然堅強樂觀,傳奇般地度過了后50年的精彩人生。
癌癥是不幸,乳腺癌由于治愈率高而被視為不幸中的萬幸。但是,在疾病年輕化的今天,殘酷的手術對患者和家人都是嚴峻考驗,來自身體、心理和外界的多重作用,使得乳腺癌患者備受煎熬:手術可能摧毀女性本能的對于美的渴求,對生活的信心也需要各種努力下進行重建。同時,不得不面臨的一個現實是,手術前后的一系列藥物治療不可避免地產生這樣那樣的副作用,如化療導致的頭發脫落,翻江倒海的消化道反應,以及提前來臨的更年期癥狀——潮熱、盜汗、易怒和抑郁等。
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乳腺癌患者因化療、內分泌治療等抗癌治療導致雌激素水平降低,女性往往會提前出現更年期綜合征,癥狀發生率是正常更年期女性的6倍,程度也更為嚴重。北大第一醫院的婦科專家白文佩教授也指出,對于罹患乳腺癌的女性,更年期是個非常嚴峻的考驗,因為治療會加速年輕女性更年期的提前到來,加重正處于更年期煩擾下的已有癥狀,而對于已度過更年期的老年女性來說,藥物治療甚至會讓早已消失的更年期癥狀再次來臨。
當生存不再成為主要問題,如何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質量亟需引起社會的更多關注。當乳腺癌女性遭遇突來的更年期癥狀的入侵,本已脆弱的身體和心靈會在失眠、抑郁等痛苦里不堪重負。
很多人知道,女性出現更年期癥狀的主要生理原因是雌激素分泌的減少,所以在治療更年期綜合癥時,很多醫生主張使用激素替代療法,也即有針對性地適當補充雌激素,以此緩解更年期的各種不適。可令人最為頭疼的是,雌激素正是導致乳腺癌的主要元兇,乳腺癌患者大都需要接受抗雌激素的治療,以減少雌激素的產生,阻斷雌激素的作用。那么對于患者來說,有沒有既幫助她們控制雌激素安心治療,又能安全有效地緩解更年期癥狀的藥物呢?
在國外,非激素類純植物藥黑升麻片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更年期綜合癥的治療。黑升麻片的主要成分萃取自非洲植物黑升麻的根莖,能有效緩解更年期的各種癥狀如潮熱盜汗、失眠抑郁、心悸煩躁等,莉芙敏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通過臨床研究,證實能夠安全而有效緩解圍絕經期綜合征的現代標準植物藥。德國醫學界曾對4661名乳腺癌術后并發更年期的女性進行加用黑升麻片的治療,結果證明其不僅能有效控制更年期癥狀,同時不影響乳腺癌復發率,不影響乳腺密度和乳腺增生,是乳腺癌患者對抗更年期癥狀最有效和最安全的選擇。
值得關注和借鑒的是,自1999年以來,乳腺癌在美國的發病率以每年約2%的速度正在下降,十年已下降20%,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家南希•克里格及其同事對35萬多名乳腺癌患者的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乳腺癌發病率下降與更年期激素代替療法減少有關。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外女性將激素藥片扔進了垃圾桶,轉而使用對身體更為安全,而療效也同樣好的黑升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