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癌癥中治療效果較好之一,絕大多數病人可長期生存。一般病人經過治療后的療養和一定時期的隨訪后,可重返工作崗位,恢復術前的生活。在家療養期間,要以樂觀的精神去戰勝疾病,將每日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每月按時作乳腺自我檢查。定期隨訪、復查(乳腺癌患者經過治療后,應終身隨訪,以盡早發現有無復發病灶或轉移病灶,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生活要有規律,按時起居,配合適當的戶外活動及鍛煉,如保健操、太極拳等,以及必要的文娛活動。當自己情緒低落或思想上有什么顧慮和難言之隱時,要告訴自己最親近的人或您的醫師。告訴他們您自己的感受或心中的痛苦,說出來后您就會感覺輕松多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乳腺癌術后善待自己,減輕一分痛苦,就等于增加機體的一分抗癌力量。
乳腺癌術后早動肩
正常的肩關節有外展、內收、前舉、后伸及旋轉等功能,易受手術影響的主要是外展功能。乳腺癌患者在手術后只要按以下方法進行康復訓練,一般肩關節功能都能恢復如初。
拆線前
◇術后當天 不必進行上肢功能訓練。
◇術后第2~3天 進行握拳、松手的反復訓練,每次10~20遍,每天4~6次以訓練手指各個小關節的功能。
◇術后第4~5天 旋轉腕關節,每次10~20遍,每天5~6次。還可在健手的幫助下作屈、伸肘的動作訓練肘關節,并輕微嘗試肩關節的前伸、后舉、內收、外展。
◇術后第6~7天 幫助術側上肢做向前上舉動作,直到與頭部相持平,每次3~5遍,每天3~4次,至有輕微痛時即可停止。
◇術后第8~10天 先幫助術側上肢上舉、外展,直至逐步超過頭部,然后讓術側上肢單獨上舉、后伸、外展、內收。每次3~5遍,每天3~4次。
◇術后10~14天 讓術側肩外展,直至手掌能高過頭頂,并逐步摸到對側耳朵。每天做3~5次,每次做4~5遍。
◇術后第14~20天 可做肩關節的旋轉動作,轉的幅度逐漸增大。如果在術后1月內完成上述動作,肩關節的活動便能恢復正常。
拆線后
一般術后14天開始拆線,7天后拆完,拆線后堅持以下鍛煉方法——
◇伸腰 站立,雙手握拳屈肘,左右手相對,向上一起伸展,然后握拳收回,做10~20遍。接著左手上,右手下,反復訓練,每次10~20遍,每天2~3次。
◇爬墻 面對墻壁,分足站立,雙肘彎曲,雙手掌以約雙肩的高度扶壁,然后通過手指的屈伸向上移動,直至雙上臂完全伸展。每天做3~4次,每次做2~3遍。
◇轉繩 面對房門,系繩于門把,患者手抓繩端,健手放在腰部,術側上肢外展90度,與地面平行,盡可能大范圍旋轉繩子,轉速逐漸加快。每天2~3次,每次20~30圈。
◇棒操 取1米長的木棒,雙手相距約65厘米握棒,雙臂伸直舉棒過頭,然后曲肘,將棒置于頭后,再伸直,反復訓練。每天2~3次,每次15~20遍。
◇滑杠 取轉繩用過的繩子,扔過窗簾桿或門框上,人站其下,雙手各持繩的一端,伸直手臂,左右臂上下交替滑動,反復鍛練,有利于恢復上肢各關節的活動度及肌力。
術后鍛煉須盡早,如3個月后還未開始,關節很可能已發生粘連、僵直和固定,就很難完全恢復正常。以上訓練的前提是傷口愈合良好,如皮下有較多積血、積液,皮片粘合不佳或發生大范圍皮片壞死,康復訓練應延遲進行。
乳腺癌術后的內分泌治療
內分泌治療是乳腺癌術后非常重要的一塊。因為很多的乳腺癌的發生、發病,它可能跟身體的內分泌有一定的關系,所以我們在治療后,可以采用內分泌的治療方法來抑制身體里的內分泌、雌激素,這樣就減少了腫瘤的復發機會和提高了手術后的治愈率。
手術以后,醫生一定要問,這個病人受體到底是陽性的還是陰性的。也就是說她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是受體到底是陰性的還是陽性的。如果說她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是陽性的,那么對這些病人就有比較好的效果;如果說她的受體是陰性的,那么對內分泌的效果就比較差。但是在所有的乳腺癌病人中間,手術以后的標本,我們對這些雌激素和孕激素受體的測定,大概60%-70%可能是陽性的,但是還有10%的病人,她的受體可能是陰性的。
所以說如果受體陽性的可以內分泌治療的話,也就是說還有一部分病人用內分泌治療是沒有效果的。所以我們手術后必須要做雌孕激素受體的測定來判斷到底是不是對內分泌治療有效。
內分泌治療方法還是要根據病人不同的生理年齡,也就是她是絕經前的還是絕經后的。
如果是絕經前的病人,我們可以采用藥物的方法治療,用三苯氧胺這一類的,也可以用抑制他的身體內雌激素的來源,也就說說卵巢的子功能的,你可以說是卵巢的切除,也可以用一些藥物來抑制卵巢的功能,在絕經后的病人,我們也可以用藥物治療。
應用的藥物有兩類,當然比較老的就是三苯氧胺,但是今年來我們用的比較多的是芳香化酶抑制劑,它的效果從臨床試驗來看比三苯氧胺有更好的效果。
乳腺癌術后的飲食
①配合治療要靈活。乳腺癌的病人在手術前后努力進餐、增補營養。在放療期間,病人的飲食應力求清淡適口,不宜多進厚味膩胃之品。
②合理安排巧烹調。乳腺癌病人在完成治療計劃之后,適當選食對防治乳癌有益的食品,對治療乳腺癌是十分必要的。
多吃些海產品:紫菜、海帶、海蜇、海參、淡菜、牡蠣等。
豆類:綠豆、赤豆、綠豆芽等。
菜:芋艿、荸薺、茭白、冬瓜、口蘑、猴頭菇、香菇、番茄等。
水果:橘子、蘋果、山楂、鮮獼猴桃等。
其他:烏龜、甲魚、黑魚、薏米、木耳等食品。
③治療期間應視病情選服白參或西洋參,治療結束后每值冬令,仍可進補參類。
④飲食要有節,不宜過量。過度營養及肥胖對治療乳腺癌,有不利影響。在乳腺癌病人治療后的長期生活中,應在保證營養需要的前提下,恪守飲食有節不過量的原則。在飲食安排上,對每天的總攝入熱量、脂肪以及糖的量都要做到胸中有數,切忌暴食暴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