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發病增長迅速,我國乳腺癌發病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發病年齡和歐美國家恰好相反:我國女性乳腺癌發病年齡偏低,從30歲開始便有零星發病,高峰年齡段為45歲-55歲,而歐美國家70%患者都在絕經后發病。
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平均每3分鐘世界上就有一位婦女被診斷為乳腺癌,而在我國的沿海發達地區,平均每1000名女性當中,就有一名乳腺癌患者。并且約有55%的患者在診斷時處于絕經前或圍絕經期。
我國每年約有20多萬新發乳腺癌患者,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
除了發病增長迅速,我國乳腺癌發病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發病年齡和歐美國家恰好相反:我國女性乳腺癌發病年齡偏低,從30歲開始便有零星發病,高峰年齡段為45歲-55歲,而歐美國家70%患者都在絕經后發病。
治療上,國外醫生都非常注重內分泌治療。在美國,乳腺癌抗腫瘤藥物費用中,內分泌藥物費用要占到一半以上。而在我國,內分泌藥物費用只占4%。“這主要還是傳統治療觀念在作怪,許多患者,甚至有些醫生認為只有輸液掛瓶子,伴有嚴重反應的化療才算是正式的治療,反而對應用方便,毒副反應較輕,價格相對便宜的內分泌治療持懷疑態度。”專家解釋說。
“三項基本原則” 爭取長期無病生存
針對發病年齡早,多數患者處于絕經前或圍絕經期,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乳腺癌發病情況,專家總結出了治療時需要遵循的“三項基本原則”:
1.內分泌治療堅持5年是保證:降低或阻斷雌激素對腫瘤的作用能有效消退腫瘤并減少轉移和復發。而內分泌治療的根本作用,就是針對激素敏感型的乳腺癌患者,通過減少患者體內雌激素水平或阻止雌激素刺激腫瘤細胞,來預防腫瘤復發的一種藥物治療手段。
2.絕經前后合理換藥好處多:內分泌治療貴在堅持,但在治療過程中方案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根據女性絕經前后體內雌激素產生的不同來源,及時合理更換治療方案。
3.圍絕經期醫患溝通最關鍵:雖然相關研究已經證實,絕經后的激素治療敏感型乳腺癌患者使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劑將有較大獲益,但應注意其前提條件必須是絕經或卵巢功能完全抑制的患者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