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乳腺癌發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遞增
小葉增生,是很多女性都會遇到的問題。乳房脹痛到醫院就診,經常被告知這是乳腺疾病。有的女性便很恐慌,怕增生會轉變為乳腺癌,四處求醫,寢食難安;有的人也走向另一個極端,只當是女性常見毛病,順其發展,不加重視。然而,這兩種態度都不科學。
小葉增生會變成乳腺癌嗎?
乳腺疾病不僅是指乳腺癌,還包括先天
性疾病(如乳頭、乳房畸形)、增生性疾病(如囊性增生癥)、感染性疾病(如乳腺炎)、良性腫瘤及癌前病變(如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外傷等,其中最常見的是小葉增生。
多數女性在生理期都有乳房脹痛的現象,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在月經、懷孕或流產等期間都有可能會出現。
如果將乳腺組織比作一棵大樹,乳房發育過程猶如種子發芽到長成大樹。乳頭是樹干,小葉就是樹葉,有時樹葉長得過于茂密,就被我們理解為小葉增生。小葉增生分好多種類,如單純性的、輕度的、不典型的等。很多女性被一些小道消息誤導,認為小葉增生會轉變為乳腺癌,憂心焦急,其實大可不必。
在眾多小葉增生的類型中,只有病理檢查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在未來10年內發生癌變幾率會高于常人4-8倍。不是說僅憑借自己或醫生通過手摸有腫塊或是B超檢測,就可以斷定增生會發生癌變。這誤區,需要糾正。
一般來說,正常的年輕女性在月經期間,出現腫脹和局部的疼痛是比較正常的。但在月經結束后,或者一些已經絕經的婦女出現小葉增生時,還是要加以重視,但不要恐慌或者害怕,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讓醫生進行判斷是否需要治療,千萬不要自作主張。
外科篩查 早診早治
有調查稱,乳腺癌已是威脅女性的第一大癌癥。我們有做過疾病普查嗎?
專家解答:去年,中國人口協會公布《中國乳腺疾病調查報告》,我國主要城市10年來乳腺癌發病率增長了37%;發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遞增。2003年—2009年,我國城市中乳腺癌的死亡率增長了38.91%。
我國乳腺癌發病率存在明顯的城鄉差異,高發地區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其中以上海為最高。尤其是近20年來,城市婦女乳腺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近年來上海的乳腺癌年發病率超過50人/10萬人;其中35歲以上開始上海女性乳腺癌發病持續上升尤為明顯,年發病率已接近80人/10萬人。
而且,我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從30歲左右開始增加,發病高峰為40-49歲,比西方國家提前10-15歲。
乳腺癌的發病就個體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的概率是逐漸增大。從總人群來看,外國的女性高發期是絕經后的五年,而中國(據上海統計數據),發病高峰在女性絕經的前后各五年。
一般建議,20歲以上不到40歲的女性,每1至3年必須到醫院做一次體檢(B超),每月做自我檢查,摸一摸自己的乳房有無異常。40歲以上的女性,1年做一次就診體檢和鉬鈀檢查,養成自檢的習慣。如果發現下列現象,建議到醫院就診:乳房的大小、形狀發生改變;乳頭的形狀、位置(如內陷)變化;乳頭有血液或其他液體溢出;乳房皮膚有凹陷、糜爛;乳房內有腫塊或任何硬的組織;任何疼痛或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