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調查顯示,中國乳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但低于歐美,不過死亡率卻更高。在眾多婦科腫瘤疾病中,宮頸癌的早期幾乎沒有癥狀,一經發現70%已是晚期。
自2007年以來,北京市戶籍人口中,平均每4 位死亡者中,就有1 位死于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已躍居北京市居民死因第一位。在常見腫瘤中,乳腺癌居女性惡性腫瘤之首,2000-2009年乳腺癌發病率從29.99/10萬上升至68.37/10萬,增長127.98%。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乳腺癌發病是從35歲開始逐年增高,在45-75歲組間,逐漸成為平臺期。專吸煙、空氣污染、長期大量進食“三高”食品、女性過度晚婚晚育、工作緊張、競爭壓力、生活無序等工業化造成的環境污染和激烈競爭引起的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乳腺癌等疾病高發的重要原因。
在患者群體中普遍存在對婦科腫瘤的認識誤區,需要用科學的態度來面對治療,并積極參與其中,才能收到最好的療效。很多患者認為切除乳房更有利于治療,但實際上符合保乳條件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乳房切掉和不切掉生存期基本沒有區別,乳腺癌患者如果處于早期,腋窩淋巴結沒有轉移,沒有必要去接受殘酷的、影響生活質量的乳房全切和腋窩清掃手術治療。
乳腺癌對女性朋友而言,是一種可以降低損失的“災害”,面對乳腺癌,患者要提高警惕,要努力做到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