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宣傳教育的加強,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乳腺癌的危害,但一些人又走入了另一個“極端”———以為得了乳腺良性疾病,得乳腺癌的概率就很大,為此帶來沉重的思想負擔。廖寧說,在臨床上,乳腺癌的危險性的確與某些乳腺良性疾病有關,但并非百分之百等同。
廖寧介紹說,目前普遍采用“非增生性”與“增生性”病變來區分不同良性病變的危險性。如乳腺炎、纖維腺瘤、輕度增生、微小或巨大囊性病、導管擴張、纖維變性等都屬于非增生性病變,70%的非增生性病變不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率;增生性病變(包括中度或高度增生、乳頭狀瘤伴纖維血管核心、小葉或導管的不典型增生在內)得乳腺癌的相對危險性會高一些,以伴有小葉或導管不典型增生者尤甚,其相對危險性為4.0-5.0倍,但這種危險也不是絕對的。有報道顯示,在診斷為不典型增生后的10年里不發生乳腺癌,其相對危險性就會下降。
乳房自檢是最有效的早期診斷方式
很多人都認為乳房自檢是最有效的早期診斷方式,其實這是錯誤的。專家指出,由于乳腺癌無特殊的前期征兆,甚至無不適癥狀,直至中期才可觸及持續緩慢增大的無痛性腫塊,所以,單純靠臨床觸診,即便是有經驗的?漆t生都有可能漏診,更何況普通的人群,她們不具備乳房觸診的技巧,更有可能耽誤疾病的診斷。而乳腺癌的治療效果與發現的早晚密切相關,“早期發現、早期正確治療”對保障生命安全和提高生活質量有很大的益處,早期乳腺癌臨床治愈率可達90%以上。
常見的乳腺癌普查手段有:
1.乳腺鉬靶照片。
2.乳腺B超。
3.纖維乳管內窺鏡的檢查:。
4.真空輔助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