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發生是多種因素所決定的,其中不可變因素占大部分,比如性別(男性乳腺癌顯著少于女性),年齡(隨年齡增長患癌機會增加),家族史、乳腺癌患病史、種族(白人發病率顯著高于黃種人)、乳房組織致密程度(致密的乳房組織較容易患癌)、初潮年齡較早、受到輻射和雌激素治療歷史等。
為了預防乳腺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習慣。目前的研究資料表明以下生活方式可能升高乳腺癌的患病風險:
1.不生孩子或者晚育。懷孕的9個多月對乳房是一個休眠期,在此期間體內雌激素水平較低,可以暫時避免雌激素對乳腺的促增生作用。不生孩子和晚生孩子的婦女乳腺癌發病率高于普通婦女。
2.近期服用避孕藥。有研究發現,服用避孕藥的婦女比從不服用者患乳腺癌風險稍高。但停止服用后患病風險便降至正常。
3.絕經后激素替代治療。這種治療通常被用于絕經癥狀嚴重以及絕經后骨質疏松的患者。絕經后激素替代治療增加乳腺癌患病風險1.5-2倍,因此,如果確實需要使用,應權衡利弊,并且在治療期間密切觀察,防止乳腺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婦科惡性腫瘤的發生。
4.產后不哺乳。有研究表明,母乳喂養可以略微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特別是哺乳持續1-2.5年者。哺乳同懷孕一樣,可以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暫時避免雌激素對乳腺的作用。
5.飲酒。每日飲酒已經被證實可以增加乳腺癌患病風險1.5倍左右。
6.超重或肥胖。成年后體重增加可以增加乳腺癌患病風險。原因是脂肪細胞中所含的芳香化酶可以將體內雄激素轉化為雌激素,提高體內雌激素水平,促進乳腺增生。
7.缺乏運動。每周1-3小時的有氧運動可以減少18%患乳腺癌的風險。
其它可能升高乳腺癌患病風險的因素還有飲食缺乏維生素、高脂肪飲食、環境污染、吸煙和被動吸煙等。通過避免以上生活方式,我們可以將乳腺癌的患病風險降低一些。早期發現乳腺癌并進行治療對延長患者生存期是非常有幫助的。40歲以上女性應當每年進行鉬靶X線檢查或者B超檢查。此外,在洗澡時進行乳腺自查也能發現一些早期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