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朋友談虎色變的話題之一,那么,為何會發生乳腺癌呢?目前醫學界對乳腺癌治療的共識是,手術的水平決定著腫瘤切除得徹底與否,而降低復發風險的關鍵則在于術后的后續治療。而內分泌治療就是其中之一。
一般來說,只有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患者才需要接受內分泌治療,這個比例約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70%。而內分泌治療應堅持5年,部分患者需要堅持更長的時間。
至于內分泌治療的藥物,正如你的醫生向你介紹的一樣,目前主要有三苯氧胺和芳香化酶抑制劑兩大類。其中三苯氧胺的應用已有40多年,價錢相對便宜。但是相比之下,對于絕經后激素受體陽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來說,芳香化酶抑制劑的作用效果優于三苯氧胺。
根據迄今對芳香化酶抑制劑所做的全球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早期乳腺癌輔助治療研究——ATAC臨床試驗100個月的研究結果顯示,芳香化酶抑制劑中的阿那曲唑類藥物能全面降低乳腺癌復發風險。與以往服用內分泌治療標準藥物三苯氧胺的婦女相比,服用阿那曲唑類藥物的婦女,能進一步降低24%復發風險,無病生存提高15%,減少對側乳腺癌復發風險40%,減少遠處轉移風險16%。
因此,乳腺癌患者應當盡早進行規范的內分泌治療,把握手術后1~5年的治療關鍵期,爭取告別復發的“5年之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