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產后,哺乳期間是乳房疾病的高發(fā)期,準媽媽們千萬不可掉以輕心,由于女性體內激素水平大為改變,比平時更容易患“炎性乳癌”。
哺乳期是“炎性乳癌”高發(fā)期
乳腺癌的致病誘因很多,飲食結構不合理、動物蛋白吃太多、環(huán)境污染、工作壓力大等都有可能讓機體免疫力失調,刺激腫瘤生成,但普遍還有一個看法認為,不生育不哺乳的女性發(fā)生乳腺癌幾率較高。生育哺乳可以減少癌變可能,但女性在懷孕、哺乳期間,也進入了“炎性乳癌”的高發(fā)期,孕婦、產婦們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懷孕、哺乳期的女性體內激素水平大為改變,比平時更容易患“炎性乳癌”。
產后擠奶不當易患乳腺癌
乳房是女性的特殊部位,對乳房護理知識不了解、沒經過正規(guī)培訓的人,無法掌握好手法的輕重,多用蠻勁對乳房進行暴力擠壓。暴力擠壓,不僅不能將乳汁淤積的乳腺管通開,反而還會使乳汁淤積更嚴重,從而引發(fā)乳腺炎,繼而導致乳腺癌。此外,對于乳頭發(fā)生皸裂的產婦,如果按摩者不衛(wèi)生,會大大增加感染的機會,細菌可從乳頭皸裂處進入乳腺組織,從而引發(fā)乳腺炎。
正確的擠奶技巧首先要注意,在擠奶時,不要弄痛乳暈和乳頭。用拇指和食指擠壓乳暈,以無疼痛感為宜。即使乳汁很難流出,也不要使勁擠壓。擠奶的關鍵是擠壓的部位和角度,用力過度會弄傷乳暈;其次,擠壓乳暈的手指要勤換位置,只擠壓乳暈的一個部位,那個部位的負擔就會過重,會有受傷的危險;再次,使用擠奶器時間不宜太長,擠奶器的原理是,通過乳頭給乳房表面施壓,使乳汁流出,容易弄痛乳頭,因此要注意使用擠奶器時間不宜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