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乳腺癌,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事實上生活中有不下少數的女性死于乳腺癌,那么我們應該怎樣預防呢?下面尋醫問藥小編為大家一一介紹吧。
65歲后的老年女性也是乳腺癌高發人群,專家:不痛的乳房結節更可怕
日前,67歲的林女士在洗澡時無意間摸到右側乳房上有個腫塊,便告訴了女兒,女兒一定要她到醫院檢查。醫生建議她做乳房鉬靶X線檢查和B超,結果發現右邊乳房近腋窩處有一個3.2×2.8厘米大小的腫塊,最后被診斷為乳腺癌。林女士感到非常困惑,“不是說乳腺癌的高發年齡是絕經前后嗎?我都已經絕經多年了,為何還會患乳腺癌?”
專家表示,不少人都有這種認識誤區,事實上,在歐美等乳腺癌高發地區,女性乳腺癌發病率隨年齡上升而持續增高,到70~80歲時達到發病高峰。而在中國,近年臨床發現乳腺癌逐漸顯現兩個發病高峰期的趨勢,一個是絕經前后,另一個是絕經后5~10年,也就是65歲左右發病率仍然緩慢增長。“所以說,無論是風華正茂的年輕女性,還是垂暮之年的老年女性,對乳房健康的關注一刻都不能放松。”
乳腺癌有兩個發病高峰
很多人都以為,女性到了老年,就不會患乳腺癌。專家表示,這完全是誤區。在國外,女性乳腺癌發病率隨年齡上升而逐漸上升,到70~80歲時達到發病高峰。而在中國,臨床發現乳腺癌有兩個發病高峰期趨勢,一個是絕經前后,即45~55歲;另一個是絕經后5~10年,也就是說,65歲左右。所以說,女性進入老年后,也可能是一個乳腺癌的高發年齡段。“我們科室接診過的乳腺癌患者,年齡最大的99歲。”專家介紹,很多老年女性都不像年輕或中年女性那樣關注乳房,即使發現乳房有結節,可能也不會在意,只有痛的時候才會就醫。“其實不痛的結節更可怕,如果結節邊界清晰,可以滑動,而且還有痛感的,通常是乳腺增生或良性的乳腺纖維瘤,不是乳腺癌。但如果摸到硬實、位置和形狀固定、邊界不規則的硬塊且進行增大時,則需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是乳腺癌。”
老人乳癌預后比年輕人好
專家表示,老年女性也需要常規進行乳房檢查,如乳房體檢、乳房鉬靶X線檢查和B超檢查等。老年女性的乳腺腺體不像年輕女性那般致密,乳房多數呈不同程度的下垂和松弛狀,這些特征有利于醫生在體檢和影像學檢查時發現乳腺癌。
臨床發現,老年人乳腺癌往往惡性程度不高,進展較慢,預后較年輕人乳腺癌好一些。這是因為老年人乳腺癌的細胞分化程度較好,往往表達激素受體陽性,對內分泌治療敏感。老年人乳腺癌的周圍組織環境也與青年人不同,如血管新生較少,無法提供充分營養,不利癌細胞快速生長,淋巴和血道轉移機會也較少。
專家介紹,目前對于絕經后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主要看患者的激素受體情況和HER-2 (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情況而決定治療方案,總體而言,除手術外還包括輔助內分泌治療、抗HER2 治療、輔助化療等。一般絕經前激素受體陽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雌激素來源于卵巢,在接受輔助內分泌治療時,優先選擇三苯氧胺或三苯氧胺聯合卵巢功能抑制進行治療,抑制卵巢產生雌激素。絕經后的女性卵巢停止分泌雌激素,體內雌激素主要來源于脂肪、肌肉、肝臟及乳腺腫瘤中分泌的雄激素,經芳香化酶的作用轉化成雌激素。因此,絕經后患者的術后起始治療可首選芳香化酶抑制劑。
此外,專家還特別強調,為了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和預后,內分泌治療時間周期較長,患者一定要根據醫生的處方,接受整個療程的治療。